多維視角參悟中西藝術中“意象”

多維視角參悟中西藝術中“意象”

《多維視角參悟中西藝術中“意象”》是201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施旭升。

基本介紹

  • 書名:藝術即意象 
  • 作者施旭升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1
基本概括,內容提要,作者簡介,目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序:葉 朗,序:仲呈祥,

基本概括

書名:藝術即意象
作者:施旭升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1

內容提要

意象,是理解藝術及藝術創造的“眾妙之門”。本書是一本關於中外意象審美理論與意象藝術的系統探討的專著。本書著眼於從美學、心理學、符號學、傳播學、文化人類學的多維視角來審視和參悟中西藝術中“意象”範疇的豐富內涵,確立“藝術即意象”的本體觀念;並在此基礎上深入探討了藝術意象的生成、構造的特質及其傳播、流變的規律;進而就中西意象藝術的發展及其相互影響進行了比較研究,對於大眾傳播時代的意象消費展開了具體深入的討論。從而,正是基於對藝術意象的廣泛深入的探討,使得本書成為一本從意象本體的角度來探究和理解中西藝術及審美文化的基礎性的著作。

作者簡介

施旭升,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目錄

前言
——關於本書的緣起與構想
緒論 藝術即意象
第一節“意象”考辨
一 “意象”溯源
二 “意象”內涵
三 “意象”本性
四 中國傳統藝術“意象”之檢討
五 本書“意象”概念之界定
第二節 意象:作為藝術審美的本體範疇
一 從“形象”到“意象”
二 藝術即意象
三 從傳統到現代
第三節體驗的邊界與表現的尺度:意象藝術學方法論
一 體驗與表現
二 方法論的自覺
三 藝術的理性:從體驗到思辨
四 意象藝術學方法論的建構

第一章

目擊道存——藝術意象的本體特質
第一節 象與道:藝術意象之本體屬性
一 由“象”及“道”
二 “道”之為體
三 象即是道
四 心物圓融
第二節 以意象為中心的藝術思維
一 意象與思維
二 “邏各斯”與意象思維
三 意象思維的藝術表達
第三節藝術:意象形態抑或意識形態
一 “意識形態論”之遮蔽
二 “意象形態論”之實質
三 超越“意象形態”
第四節藝術意象的形態與品格
一 摹像與興象
二 從喻象到抽象
三 仿像的意義
四 體驗此在
五 境生象外

第二章

神用象通——藝術意象的生成營構
第一節意象三層:原型·心理·符號
一 原型意象與藝術的文化之根
二 心理意象與藝術的審美體驗
三 符號意象與藝術的形態表現
第二節 意象的歷史發生:從原始表象到藝術意象
一 意象發生與藝術之源
二 動因:“自我意識”抑或“兩種生產”?
三 介質:“集體表象”抑或“原始意象”?
四 緣起:意象的誕生抑或原型的再生?
第三節 意象的個體生成:從心理營構到符號表現
一 符號與意象
二 傳達與技巧
三 符號表現的簡約化

第三章

心物之間——藝術意象與傳播媒介
第一節 藝術傳播與意象呈現
一 傳播之於藝術
二 意象關乎媒介
第二節 口頭媒介與詩樂意象
一 詩歌意象
二 音樂意象
第三節 書寫媒介與書畫意象
一 繪畫意象
二 書法意象
第四節 印刷媒介與小說意象
一 小說意象的實質
二 小說意象的變遷
第六節劇場媒介與戲劇意象
一 戲劇意象的本質
二 戲劇意象的生成
第七節電子媒介與廣播影視意象
一 電影意象
二 廣播電視意象
第八節詩意棲居與城市意象
一 城市化進程及其文明危機
二 追尋現代詩意:城市何為?
三 城市意象:體驗之道
四 詩意棲居:審美的救贖

第四章

形神嬗遞——中西藝術的意象化生存
第一節 意象藝術:形神與意趣
一 何謂“意象藝術”?
二 中西藝術的意象之維
第三節從古典到現代:中西藝術的意象演變
一、東方意象的古典韻味
二、西方藝術的神理追求
三、追尋現代意趣
第四節後現代藝術圖景
一 後現代的根源
二 後現代藝術的特徵
三 “視覺文化”時代的到來
第五節意象消費與精神重構
一 意象消費的實質
二 意象消費的負面價值
三 走向精神的重構
第五節 超越文化工業
一 藝術:自我救贖之途
二 關注當下的現實品格
三 回歸古典的歷史神韻
附錄一:重要概念索引
附錄二:參考文獻
後記

序:葉 朗

大家知道,馮友蘭先生有一個提法:“照著講”和“接著講”。馮先生說,哲學史家是“照著講”,例如康德是怎樣講的,朱熹是怎樣講的,你就照著講,把康德、朱熹介紹給大家。但是哲學家不同。哲學家不能限於“照著講”,他要反映新的時代精神,他要有所發展,有所創新,馮先生叫做“接著講”。例如,康德講到哪裡,後面的人要接下去講,朱熹講到哪裡,後面的人要接下去講。“接著講”不是“照著講”。“接著講”是突破,是揚棄,是創造,是發展。
馮先生說,這是哲學、人文學科和自然科學的一個很大的不同。“我們講科學,可以離開科學史,我們講一種科學,可以離開一種科學史。但講哲學則必需從哲學史講起,學哲學亦必需從哲學史學起,講哲學都是‘接著’哲學史講的。”“例如講物理學者,不必從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講起。講天文學者,不必從畢達哥拉斯的天文學講起。但講西洋哲學者,則必需從蘇格拉底柏拉圖的哲學講起。所以就哲學的內容說,講哲學是‘接著’哲學史講的。”
馮友蘭先生的說法告訴我們,人文學科的新的創造必須“接著講”。
我國從“五四”以來,在人文學科領域出現了一批大學者。這批大學者有幾個共同的特點:第一,他們都有深厚的中國學術的根底;第二,他們在西方文化方面也有深厚的學養;第三,他們都力圖把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加以溝通、融合,在中西文化的融合方面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貢獻。美學領域,朱光潛、宗白華就是這樣的大師。
我們的人文學科要有所創新,應該從這些前輩大師“接著講”。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沒有能夠從這些前輩大師“接著講”,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人文學科的創新和發展。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們的思想界、學術界強調和傳統觀念實行“徹底決裂”,這些前輩大師成了批判的對象,他們的成果和貢獻完全被撇在一邊,所以根本不可能從這些前輩大師“接著講”。我們看到,當時人文學科(哲學、文學、美學等)領域一些名聲很大的學者在理論上並沒有太大的貢獻,推究起來,可能有多種原因,但我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接著講”。這些學者可能至今還沒有意識到,這是他們學術上的一個致命傷。
八十年代,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思想界、學術界逐步從“左”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五四”以來這些前輩學者的成果和貢獻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由於當時學術界最活躍的一批學者在理論修養和中西文化的學術積累方面存在局限,他們還不可能在理論創造的核心層面“接著講”。進入二十一世紀,學術生態有了重大變化,有一批學者在理論修養和中西文化的學術積累方面已經具備“接著講”的條件,在這個時候,最關鍵的是學者們要具有“接著講”的自覺。
現今,我們欣喜地看到了施旭升教授的《藝術即意象》一書。我以為這是在美學、藝術學領域“接著講”的一個認真的嘗試。
施旭升教授這本書試圖以“意象”的範疇為核心,融匯中國與西方、傳統與現代,貫通詩歌、音樂、繪畫、書法、舞蹈、戲劇、影視等各個領域,建構一個現代藝術學的體系。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從‘意象’範疇出發,解析藝術的本體特質,總結藝術意象生成及流變的規律”。
“意象”本來是中國古典美學的一個核心概念。“意象”的理論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美學重視精神的層面、重視心靈的作用的理論品格。朱光潛先生、宗白華先生吸取了中國古典美學關於“意象”的理論,提出了“美在意象”的思想。按照我的看法,我們當代的美學和藝術學應該從朱光潛(包括宗白華等先生)“接著講”。從理論的核心層面來說,就是將意象的生成作為審美活動、藝術活動的根本。“意象”既是美的本體規定,又是對美感活動的本體規定。在審美活動(藝術活動)中,美與美感是同一的,它的核心就是意象的生成。對研究美學和藝術學的學者來說,這裡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
把藝術的本體界定為意象,這個觀點被越來越多的學者所認同。但是如何把“意象”的概念貫穿到藝術學理論的各個環節,如何把“意象”的概念貫穿到藝術領域的各個門類,似乎還沒有人做過。從這一點來說,施旭升教授這本書的工作帶有某種開創的意義,我想一定會引起學術界的關注。同時,也正因為是新的嘗試,所以作者在理論上一定會遇到許多難題,書中有的分析和論斷可能還不很深入,有的分析和論斷可能還不很恰當。但是我相信,作者的研究一定不會就此止步。我也相信,作者一定在期待著學術界朋友們的批評和指正。

序:仲呈祥

記得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我還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任職,受聘到當時的北京廣播學院評選優秀學術著作。從上百部著作中,我很看重一部含金量頗高的美學方面的專著,作者是施旭升。其時,我與他素不相識,卻力主這部學術專著榮獲一等獎。十餘年過去了,我已受聘到如今的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任職,與施旭升教授竟成了同事。一次,在“博士生論壇”上,他說紀錄片的美學精神是“失似求事” —令眾博士和我這位博導都茅塞頓開。之前的我曾對眾博士們說過:郭沫若先生精闢區分過歷史學研究與歷史劇創作的思維差異——前者是“實事求是”,而後者是“失事求似”。施教授卻提出紀錄片的美學精神乃是“失似求事”:妙言妙語,簡單四字,把紀錄片應摒棄“似是而非”,重在紀實,呈現事實本相的美學特徵抽象概括了出來。施教授治學的思辨能力,於此可見一斑,令我敬佩。
他把人民出版社即將付梓的新著《藝術即意象》清樣送我,囑為之序。我一見書名,便產生了強烈的閱讀衝動。但為之序,我卻力不從心。然為友情計,又卻之不恭。故匆匆研讀學習之後,記下點滴體悟,權且充序。
我之所以產生強烈的閱讀衝動,乃因我的恩師朱寨先生彌留之際,於病榻前對我交待的學術課題,正是“藝術思維究竟是什麼思維?”他老人家留下的最後一篇論文,題目就叫《藝術思維就是意象思維》。他說,過去我們通常認為藝術思維就是形象思維,現在看來不全面,因為凡經典作品,思想是靈魂,都必然濃烈地融注著藝術家抽象思維於審美創作的過程之中;但如果說藝術思維與抽象思維無異,那又更不能說服人;說藝術思維就是意象思維,更科學,“意”者,有抽象之意,“象”者,形象也,藝術思維是藝術家將其抽象思維的成果(獨特的思想發現)消融在審美創造的形象思維全過程(獨特的美學發現)中的一種意象思維。明乎此,藝術作品的至境理應是實現有思想的藝術(非缺靈魂的為藝術而藝術)與有藝術的思想(非公式化概念化說教式)的和諧統一,而不應在創作美學範疇中的此二者之外再去加上本屬接受美學範疇的因人而異、因時而變、因地而前、因地而遷的所謂“觀賞性”要求了。這也恐怕正是經典作家從恩格斯提出“美學的歷史的”標準到毛澤東提出“政治標準與藝術標準”的統一的深層的哲學思維緣由。(請注意,經典作家都並未提出“觀賞性標準”,乃哲學思維的嚴謹而非疏忽了“觀賞”!)
現今好了,讀讀施旭升教授的這部《藝術即意象》,很能幫助我們從哲學思維層面釐清在自覺認清和準確把握藝術的本質與規律上的一些重要的理論是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自覺,核心是理論自覺,靈魂石哲學自覺。就藝術而言,便是美學自覺。哲學管總,哲學通,一通百通。沒學通,藝術才能真正養心。本書正是從哲學美學思維的高度,綜合運用文學、心理學、符號學、傳播學、社會學等多種研究方法,對作為中國傳統美學的意象和與此相通的現代世界性的文化詩學所關注的類似於意象的“情感、直覺和體驗”升騰出的“符號”,進行了系統的比較分析,從而在批評“藝術即直覺”(克羅齊—柯林伍德)、藝術史“有意味的形式”(克來夫·貝爾)、藝術是“生命形式的符號”(卡西爾—蘇珊·朗格)、“藝術即體驗”以及中國普遍認同的“藝術思維即形象思維”的基礎上,自覺地把審美體驗與哲學思辨結合起來,順理成章地提出了“藝術即意象”的科學論斷。尤為可貴的是,他自覺地克服學究氣與書生氣,緊密聯繫中國當下社會歷史轉型期面對市場經濟出現的所謂“讀圖時代”功利化、視象奇觀化、娛樂至上風和技術衝擊藝術、理想失落、人性滑坡、價值混亂等世風思潮,從“藝術即意象”的美學命題出發,研究考察了藝術史上由傳統的“摹象”、“擬象”到現代的“喻象”及至後現代的“仿象”等創作模式的演化,以及意象在歷代詩歌、繪畫、書法、舞蹈、戲劇到當代廣播、影視藝術形態中的呈現,揭示意象在諸般藝術形態中的生成軌跡和演變歷史,闡釋其社會成因和文化價值,呼喚文化化人、藝術養心、重在引領、貴在自覺,強調人的精神意志、理想信仰和人文關懷對意象營造的至關重要性。這,無疑使本書在具有開創性的學術價值(關於“藝術即意象”的系統的學理闡釋)的同時,又具有了從哲學思維層面匡正時下流行的過度以營造視聽奇觀造成客群生理感官刺激的快感沖淡乃至取消藝術本應產生的精神美感的創作與鑑賞傾向的重要現實意義。
末了,作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學科組的召集人,我還想特別指出,本書在藝術學由原來隸屬於文學門類下的第四位的一級學科升格為獨立門類的新形勢下應運而生,標誌著學術界在踐行從文化自覺、自信到藝術自覺、自信中研究的深化。從這個意義上講,本書對中國特色藝術學學科建設添磚加瓦之功,不言而喻。
我為《藝術即意象》的出版拍手叫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