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空間與文化環境:南嶺走廊瑤族村落保護

多維空間與文化環境:南嶺走廊瑤族村落保護

《多維空間與文化環境:南嶺走廊瑤族村落保護》是2021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智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多維空間與文化環境:南嶺走廊瑤族村落保護
  • 作者:馮智明
  • 譯者: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5月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0365222
  • 類別:社會管理與社會規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以南嶺走廊瑤族傳統村落為研究對象,以空間理論為切入點,探討傳統村落文化環境保護與發展路徑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通過在桂、湘、粵交界區南嶺走廊瑤族六個支系中選擇具有代表性和不同發展模式的七個傳統村落進行田野調查,在村落個案調研及比較研究的基礎上,總結瑤族傳統村落多維空間形態特徵和文化環境演化規律,從而提出了富有創見的整體性保護對策建議。從空間理論入手理解村落的本質,建立“空間”與“文化環境”的理論關聯,實現了村落研究認識論和方法論的突破;同時,其豐富而深入的個案研究為我國當前倡導的傳統村落保護和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紮實的材料和有益的借鑑。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研究緣起
二 研究目的與意義
三 傳統村落文化環境保護研究現狀綜述
四 研究思路與內容
五 研究方法與創新
第一章 村落空間與村落文化環境的理論認知
第一節 空間理論與人類學的空間研究
一 空間理論與“空間轉向”思潮
二 人類學的空間及村落空間研究
第二節 村落文化環境與空間
一 文化、文化環境與村落文化存續
二 文化遺產的空間屬性與傳統村落遺產保護的空間實踐
第三節 村落多維空間與文化時空環境
一 物質、社會、精神空間:村落的多重屬性
二 文化時空系統:村落的文化環境結構
小結
第二章 桂北瑤族以社廟、土地廟為核心的儀式空間構建
第一節 神聖與潔淨:龍勝縣紅瑤“社老制”與祭社儀式
一 儀式組織者的選擇:人定與神定
二 祭社儀式過程:平均主義與社區共同體
三 潔淨與神聖:社廟和儀式空間的區隔
第二節 賀州土瑤以社廟、土地廟群為核心的村落地景與
空間結構
一 土瑤及賀州八步區沙田鎮大冷水村概況
二 村落空間布局與結構
三 以土地廟為核心的多重村落地景
第三節 賀州土瑤安龍儀式中的多維空間建構
一 安龍儀式中的空間設定與空間象徵意義
二 安龍儀式中的多層次多維度空間建構
小結
第三章 廣西恭城縣平地瑤盤王節的活態傳承與村落整合
第一節 五排瑤與恭城縣平川源水濱村盤王節的歷史演變
一 五排瑤與恭城水濱村概況
二 水濱瑤族盤王節的歷史演變
第二節 三排六姓酬良願:社區參與與村落整合
一 三排六姓家族輪流承辦
二 地緣社會組織主體性的凸顯
第三節 遺產化語境下的還盤王願儀式展演與村落文化環境重構
一 祠堂與舞台:還盤王願儀式的空間分野與雙重展演
二 符號與遺產:水濱村傳統文化生態的空間重構
小結
第四章 湖南江永縣勾藍瑤寨聚落空間再造與文化景觀旅遊
第一節 勾藍瑤歷史文化與聚落空間形態
一 勾藍瑤族源及歷史
二 勾藍瑤寨建村歷史與姓氏來源
三 村寨景觀與風水形勝
四 聚落空間形態與構成
第二節 旅遊空間生產視域下的聚落景觀游與民俗文化表演
一 旅遊物質景觀生產:聚落古建築與田園景觀重構
二 旅遊文化符號空間生產:勾藍瑤民俗表演晚會
三 旅遊社會—經濟空間生產:村寨旅遊公司與村民合作社
第三節 “洗泥節”的非遺化重構與價值疊加
一 農事節日洗泥節的歷史淵源和表征
二 洗泥節的非遺化與旅遊空間生產
三 洗泥節的價值重構與疊加
小結
第五章 廣東連南縣南崗千年瑤寨的空間生產與旅遊前台—後台
第一節南崗排瑤與古排聚落空間形態
一 南崗排的自然地理與排瑤社會文化概況
二 南崗古排聚落空間形態與結構
第二節 古排、新村:南崗的空間演化與旅遊開發
一 聚落景觀旅遊與村民回流
二 文化符號空間生產:耍歌堂與婚俗的舞台化呈現
第三節 “前台—後台—後台”的文化生態系統與空間生產
一 古排旅遊開發的“雙肩挑”前台一後台模式以民宿為例
二 古排、新村的空間區隔與文化生態一體化
小結
第六章 廣西龍勝縣金坑梯田觀光、稻作農耕系統與紅瑤民族文化共生
第一節 金坑梯田與大寨村落景觀空間營建
一 大寨自然地理與紅瑤社會文化概況
二 梯田與村落景觀空間形態
第二節 金坑梯田稻作農耕系統與梯田觀光的互利共生
一 金坑梯田稻作農耕系統
二 大寨的旅遊開發與梯田維護政策
第三節 “凝視”他者與女性身體展演:曬衣節的旅遊化再生產
一 從私密到公眾:村寨開發與紅瑤女性身體展演
二 符號化旅遊形象:多重“凝視”下的紅瑤女性身體景觀
小結
第七章 廣西臨桂廟坪村盤瑤禁風節的空間演變與族群遷徙流動
第一節 古道通衢:族群流動情境下的廟坪禁風空間
一 廟坪村地理空間與禁風節
二 瑤民、漢商:廟坪村落空間形態的形成與演化
第二節 災難與歷史敘述中的“禁風”由來
一 “漂洋過海”:禁風的歷史淵源
二 自然崇拜:禁風的宗教原因
三 風災記憶:禁風的現實根源
第三節 族群互動背景下禁風儀式的空間流動與形式演變
一 從“禁風”禁忌到廟坪“會期”
二 從“會期”到“禁風節”
三 “有風”“無風”:瑤族、漢族的空間區隔與文化邊界
小結
第八章 瑤族傳統村落社區多維空間實踐及其演化規律
第一節 南嶺走廊瑤族傳統村落空間形態及特點
一 瑤族傳統村落分布格局
二 瑤族傳統村落空間形態及核心特徵
第二節 瑤族村落多維空間建構與文化實踐
一 物質空間:風水、景觀、界域
二 社會空間:公共空間、社老、瑤老
三 精神空間:以儀式空間為核心
第三節 瑤族傳統村落空間演化與時間敘事
小結
第九章 南嶺走廊瑤族傳統

作者簡介

馮智明(1982- ),女,重慶市酉陽縣人,土家族。2010年6月於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獲民族學博士學位,2010年7月起任教於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民間文學與民族文化教研室,現為該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波士頓大學人類學系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身體人類學、宗教人類學、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村落保護研究等,出版《廣西紅瑤:身體象徵與生命體系》《南嶺瑤族的民俗與文化》著作兩部,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人文社會科學項目1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0餘篇。榮獲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項,獲廣西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廣西師範大學青年骨幹教師、十佳青年、等榮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