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澧縣多安橋
- 地理位置:湖南省常德市澧縣
- 占地面積:1835平方米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編號:8-0394-3-197
- 所處時代:清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文物遺存,歷史文化,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澧縣多安橋跨澧水,原為浮渡,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始修梁橋,取名澧州橋。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在地方官多賚、安佩蓮聯合主持下,重修為石拱橋,翌年建成。當地百姓為紀念二人建橋功勞,更名為多安橋。清同治年間《直隸澧洲志》繪有多安橋八景。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修建澧縣至津市公路時,拆除橋亭改建為公路橋。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賀龍率部攻打澧州,為斷敵後路,將橋中炸毀一孔,隨即修復。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1月11日,國民政府軍第44軍為阻截日軍南侵,將多安橋三墩四孔炸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25日,澧縣多安橋修復通車。
建築格局
澧縣多安橋為石質連拱結構,呈西北—東南走向,方向305°,共十一拱,九墩兩台,橋身弧形,全長198米,寬8.7米,高8.4米。原橋中央建亭閣,橋面兩側立石欄,橋頭各立石坊一座,碑刻二十餘通。橋拱跨徑10.5米,拱圈厚0.3米,橋墩砌成舟行,長18米,從下往上呈台階內收,形成梯形尖狀。橋墩基礎為木樁地釘基礎。現橋體尚存,占地面積1835平方米。多安橋基本保持了清代時期建築格局,主要文物建築在形制特徵、材料和工藝特點等方面保留了歷史原狀,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文物遺存
澧縣多安橋兩砌鑲石欄,立石碑共二十塊,上面刻有多賚等撰的 《多安橋記》、《續修多安橋記》以及首倡官紳及樂捐者姓氏等碑文。橋頭各豎石牌坊一座,上刻楹聯:“四郊昨多壘,九澧茲安瀾。”
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民國元年(1912年)10月,民國元勛蔣翊武回鄉省親,澧縣人將他要經過的多安橋改成翊武橋。結果蔣翊武在當晚繞道進城,第二天對鄉人申明:自己“無功可紀,不得享此殊榮,將通衢要道冠以己名尤屬不妥”。
文物價值
澧縣多安橋造型古樸大方,建造獨特新穎,是研究中國古代橋樑建造技術的珍貴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科學、藝術研究價值。
保護措施
2006年,澧縣多安橋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8月,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委託,經湖南省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對澧縣多安橋進行了檢測,該橋整體技術狀況評為D級,需進行中修、大修或加固工程,根據澧縣縣委、縣政府關於多安橋搶救性保護工作的要求,對澧縣多安橋實行維修。
2019年10月16日,澧縣多安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澧縣多安橋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澧縣城關東門外。
澧縣多安橋
交通信息
自駕前往澧縣多安橋:從澧縣站出發,路程大約35千米,約需54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