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近紅外螢光給藥複合納米膠囊的製備與套用》是依託北京化工大學,由汪樂余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多功能近紅外螢光給藥複合納米膠囊的製備與套用
- 依託單位:北京化工大學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汪樂余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惡性腫瘤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大劑量化療藥物對正常組織產生極強毒副作用。探索既能實現抗癌藥物的靶向緩釋、集化療與熱療於一體、又能實時觀察腫瘤藥物療效的多功能複合納米抗癌膠囊,意義重大。本項目擬以熱敏高分子將抗癌藥物(用於腫瘤化療)、近紅外光熱轉換納米顆粒(用於近紅外光熱轉換熱療)及近紅外螢光納米晶(用於近紅外螢光成像)包覆成多功能複合膠囊,並以功能多肽對膠囊表面進行修飾(用於定向納米膠囊到達腫瘤部位)。在近紅外光(808納米)照射下,光熱轉換納米顆粒可吸收近紅外光轉變成熱,使腫瘤因受熱而被殺死;同時,溫敏高分子層在受熱作用下會收縮,進而將抗癌藥物擠出膠囊而產生化療作用;此外,螢光納米顆粒則在光照下發射紅外螢光,利用紅外螢光(無背景螢光干擾、組織穿透深、適合活體成像)可對腫瘤進行螢光成像、實時監控腫瘤大小和抗癌治療效果。以期為癌症等重大疾病的靶向緩釋治療提供新材料、新技術和新方法。
結題摘要
惡性腫瘤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大劑量化療藥物對正常組織產生極強毒副作用。探索既能實現抗癌藥物的靶向緩釋、集化療與熱療於一體、又能實時觀察腫瘤藥物療效的多功能複合納米抗癌膠囊,意義重大。本項目經過4年研究,取得了如下幾方面研究成果,(1)構建了19F-MRI成像-光熱治療的多功能納米探針,成功用於活體腫瘤的19F核磁共振成像及光熱治療,實現“診斷+治療”一體化。(2)發展了抗癌藥物負載型近紅外II區螢光多功能納米探針,提高了藥物靶向性,顯著降低生物背景螢光干擾,成功用於抗癌藥物活體輸運的實時螢光成像示蹤,實現“診斷+治療”一體化。(3)發展了用於抗癌的光熱控制釋放與熱成像示蹤的多功能納米膠囊,成功用於抗癌藥物的遠程光控釋放與熱成像示蹤,實現“診斷+治療”一體化。(4)發展了高效小分子及團簇螢光納米探針,成功用於螢光感測與成像分析。在包括J. Am. Chem. Soc.(2篇) Angew. Chem. Int. Ed.(1篇) Nat. Commun.(1篇),Nano Lett.(1篇),Anal. Chem.(6篇), Chem. Comm.,Nanoscale,Nano Res.等期刊共發表SCI收錄論文46篇,獲授權發明專利15項。共培養碩士畢業生9人,博士畢業生4人,其中5人次獲國家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