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視野中的西方女性文學》是2007年12月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曉文。
基本介紹
- 書名:多元文化視野中的西方女性文學
- 作者:劉曉文
- ISBN:9787562236955
- 頁數:224
- 定價:29.00元
- 出版社: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12
- 裝幀:平裝
- 開本:小16開
- 副標題:華大博雅·人文藝術館
- 字數:243000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多元文化視野中的西方女性文學》吸收了當前最新的西文女性文學的研究成果,嘗試從多元文化的視角去關照西方女性文學,對西方傳統女性主義批評的理論支柱——性別分析提出質疑,使西方女性文學的研究進一步由生理的、社會政治的層面進入文化的文學的本質層面。
目錄
第一章理論文化篇:多元文化背景透視
第一節女性文學與宗教:英美女性文學與基督教文化
一、英美女性文學的宗教意識
二、英美女性文學的宗教道德情結
三、英美女性文學中的“聖經方式”
第二節女性文學與道德:西方女性文學的道德情境及其文化根源
一、論題的邏輯起點與“情境”理論
二、“情境理論”在西方女性文本中的審美訴求
三、道德情境形成的歷史語境和宗教根源
第三節女性文學與文化理論:後殖民主義與女性主義的關係及其意義
一、深切的“邊緣感”:異己與他者
二、被預設的“神話”:政治鏡像和女性原理
三、失語的“焦慮”:既反抗又依賴的語言膠著狀態
四、話語策略的“變通性”:以不定位來定位
第四節女性文學與話語理論:現代西方女性小說話語策略
一、“話語”理論與女性的“失語症”
二、女性話語策略的文本探索
三、女性話語策略的價值評判
第二章國別綜論篇:建立女性的神話
第一節英倫三島女性文學群體的崛起
一、建立女性的神話:她們從歷史深處走來
二、主體意識的確立:女性獨立、自由意識的覺醒
三、宗教人文主義:充滿自由平等精神的道德倫理探索
四、悲劇潛質:女性主體意識的失落
第二節法蘭西文化孕育下的法國女性文學
一、“沙龍”文化與“雅風小說”
二、哲學思辨傳統與女性主義批評理論
三、“天賦人權”思想與女性作家的自由意識
四、文學思潮的嬗變與女性文學發展
第三節美國黑人女性文學的“邊緣化”表述
一、消解中心的復調式隱喻結構:百衲被與布魯斯及爵士樂
二、雙重表意的語言符碼系統:比喻與轉喻
三、追述真理的民間神話思維模式:神話和寓言
第三章作家作品篇:“在自己的一聞屋”書寫
第一節女性的精神樂土:解讀沃爾夫《一間自己的房間》
一、金錢:女性獨立的基石
二、寫作的空間:女性精神的樂園
三、自由的心靈:女性創作的翅膀
第二節論西蒙·波伏娃:自身的現代“第二性”及其教訓
一、西蒙·波伏娃與現代“第二性”問題
二、現代“第二性”特徵與波伏娃的“出嫁意識”
三、擺脫“第二性”命運的途徑與波伏娃的“教訓”
第三節《情人》的後現代解讀
一、零散化的主體與亦真亦幻的自傳
二、歷史的死亡與情人形象的重建
三、互文與不斷被顛覆的文本意義
第四節《抵擋太平洋的堤壩》的後殖民主義解讀
一、 混雜性的文化身份
……
第四章中西比較篇:同構異質的女性文學
第一節女性文學與宗教:英美女性文學與基督教文化
一、英美女性文學的宗教意識
二、英美女性文學的宗教道德情結
三、英美女性文學中的“聖經方式”
第二節女性文學與道德:西方女性文學的道德情境及其文化根源
一、論題的邏輯起點與“情境”理論
二、“情境理論”在西方女性文本中的審美訴求
三、道德情境形成的歷史語境和宗教根源
第三節女性文學與文化理論:後殖民主義與女性主義的關係及其意義
一、深切的“邊緣感”:異己與他者
二、被預設的“神話”:政治鏡像和女性原理
三、失語的“焦慮”:既反抗又依賴的語言膠著狀態
四、話語策略的“變通性”:以不定位來定位
第四節女性文學與話語理論:現代西方女性小說話語策略
一、“話語”理論與女性的“失語症”
二、女性話語策略的文本探索
三、女性話語策略的價值評判
第二章國別綜論篇:建立女性的神話
第一節英倫三島女性文學群體的崛起
一、建立女性的神話:她們從歷史深處走來
二、主體意識的確立:女性獨立、自由意識的覺醒
三、宗教人文主義:充滿自由平等精神的道德倫理探索
四、悲劇潛質:女性主體意識的失落
第二節法蘭西文化孕育下的法國女性文學
一、“沙龍”文化與“雅風小說”
二、哲學思辨傳統與女性主義批評理論
三、“天賦人權”思想與女性作家的自由意識
四、文學思潮的嬗變與女性文學發展
第三節美國黑人女性文學的“邊緣化”表述
一、消解中心的復調式隱喻結構:百衲被與布魯斯及爵士樂
二、雙重表意的語言符碼系統:比喻與轉喻
三、追述真理的民間神話思維模式:神話和寓言
第三章作家作品篇:“在自己的一聞屋”書寫
第一節女性的精神樂土:解讀沃爾夫《一間自己的房間》
一、金錢:女性獨立的基石
二、寫作的空間:女性精神的樂園
三、自由的心靈:女性創作的翅膀
第二節論西蒙·波伏娃:自身的現代“第二性”及其教訓
一、西蒙·波伏娃與現代“第二性”問題
二、現代“第二性”特徵與波伏娃的“出嫁意識”
三、擺脫“第二性”命運的途徑與波伏娃的“教訓”
第三節《情人》的後現代解讀
一、零散化的主體與亦真亦幻的自傳
二、歷史的死亡與情人形象的重建
三、互文與不斷被顛覆的文本意義
第四節《抵擋太平洋的堤壩》的後殖民主義解讀
一、 混雜性的文化身份
……
第四章中西比較篇:同構異質的女性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