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養老方式背景下家庭養老的衰退與承續

多元化養老方式背景下家庭養老的衰退與承續

《多元化養老方式背景下家庭養老的衰退與承續》是張占平等創作的管理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0年1月。

家庭養老是指以血緣為紐帶,由家庭或家族成員對老人提供衣、食、住、行及送終等一系列生活安排的養老方式。其思想基礎是崇尚“孝道”的傳統民俗文化,體現了一種社會行為方式和社會文化模式。該書以家庭養老的功能及傳承為基礎,探討如何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及社會福利沒有足夠發達的情況下鞏固家庭養老模式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多元化養老方式背景下家庭養老的衰退與承續
  • 作者:張占平等
  • 類別:管理學著作
  • 字數:260千字
  • 首版時間:2020年1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從根本上闡釋家庭養老的主體、內容和基礎,從家庭人口年齡結構及代際關係變化方面分析其對家庭養老的影響;就發揮居家養老基礎性作用、促進醫養結合、最佳化中國長期護理保險政策、智慧養老可行性問題提出思考和建議;分析社會轉型時期家庭養老存在的必要性,提出增強農村家庭養老可持續能力的對策。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國內外研究綜述
第三章 家庭養老的內涵與基礎
第四章 家庭結構變化與家庭養老的困境
第五章 發揮居家養老的基礎性作用
第六章 促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的結合
第七章 我國長期護理保險政策分析與最佳化
第八章 “網際網路+”背景下的智慧養老
第九章 繼續發揮家庭養老在農村養老保障體系中的主導作用
參考文獻

創作背景

進入21世紀,中國農村老齡化程度高於城市使得農村的養老問題更為突出。家庭養老仍是農村地區占主導地位的養老方式,而親代撫養子代、子代贍養親代的傳統贍養觀念遭遇人口結構、價值觀念、倫理觀念等巨變,使得傳統的家庭養老觀念無法或難以解釋當代的家庭養老現狀。因此,在現代化、城鎮化、人口結構變化以及鄉村價值觀、養老文化變遷的過程中,了解當代農村家庭的代際關係,深入探討農村家庭養老的實現過程,對家庭養老文化進行重塑使其符合現代社會文化價值觀的發展形勢,建構農村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為家庭養老的可持續提供有效的社會支持具有積極意義。基於此,《多元化養老方式背景下家庭養老的衰退與承續》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所謂的“家庭養老”是指以血緣為紐帶,由家庭或家族成員對老人提供衣、食、住、行及送終等一系列生活安排的養老方式。其思想基礎是崇尚“孝道”的傳統民俗文化,體現了一種社會行為方式和社會文化模式。家庭養老的概念相對寬泛,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含義。從資源轉移的角度來看,家庭養老是家庭成員內部資源的積累和轉移,即父母年輕時從事生產活動,撫養子女,父母年老時由家庭成員提供經濟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養老方式。區別於社會養老,家庭養老主要強調以家庭為單位的供養。從養老所在位置的角度來看,家庭養老泛指老年人在家養老,區別於養老機構養老與護理機構養老。這個角度主要從老年人養老所在的位置出發,對資源的使用沒有嚴格界定,如社區的老年人服務中心所提供的服務,可以認為是對老年人在家中養老的支持和補充。
如何維護與發揚中國傳統家庭養老,孝的教化被認為是有效的手段。孝與家庭養老的關係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孝是維繫家庭養老的存在基礎。孝文化是中國傳統家庭養老方式的思想與文化依託。第二,孝觀念淡薄是家庭養老破裂的原因。文化依託是保持中國家庭養老功能的重要因素。離開了文化的導向、監控和強化作用,家庭養老就難以維繫。中國農村所出現的厭老、棄老和不養老的現象,從根本上說並不能完全歸之於經濟因素,還應從思想建設、道德建設和孝親敬老文化建設方面進行思考。第三,孝的教化是維繫家庭養老的出路。保留傳統孝道精華、去粗取精,建立與當代社會主義文化價值觀相適應的孝道觀是維繫家庭養老的出路。
總之,家庭養老在提供經濟供養、生活照料和精神支持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對於減輕政府負擔、增進人們的幸福感和維護社會的發展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現行農村養老的制度安排不健全也使農村養老漸趨真空地帶,從而威脅農村老人的生存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在當代中國農村普遍還不富裕、農村社會保障還不健全的情況下,家庭養老是不可或缺的養老方式。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多元化養老方式背景下家庭養老的衰退與承續》
2020年1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5783-8

作者簡介

張占平,1965年生,教授,滄州師範學院院長。研究方向:社會保障、高等教育管理,主持省部級課題8項,獲省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出版教材1部、專著4部,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