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余村村民委員會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余村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Wàiyú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廢止年份:2005年
- 性質:歷史地名
外余村村民委員會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
外余村村民委員會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因位於外余自然村境內且是實行村民自主管理的基層民眾性自治單位。故而得名。歷史沿革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外余大隊,屬官港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後為外余村村民委員會,屬石...
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村民委員會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村民...
餘光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其境內有餘光自然村,村內余姓聚居,地處武溪,豐溪之間,原稱餘江村,後改為餘光村,故得名餘光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古屬五都。1958年屬黟城公社,為...
外排村村民委員會是根據境內自然村名稱而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境內外排自然村得名。歷史沿革 1956年合作化時由6個初級社合併成立外排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成立外排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改為外排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與和平村...
余崗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境內有餘崗自然村,原余姓村民在此聚集,故得名余崗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8年建隊,時名黃塘大隊;1971年置余崗大隊,屬花張公社;1983年改置村委會,為...
余莊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該村委會駐地在大余莊,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阜陽縣王化區公橋鄉,解放後屬阜南縣方集區。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時,屬楊橋公社。1961年1月建隊於李城寨大隊和余莊大隊。1983年...
余湖村村民委員會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前此處余氏人家居多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像湖一樣,故得名余湖。歷史沿革 余湖村歷史悠久,1949年前名為余湖村,1958年-1984年屬余湖大隊,隸屬羅漢公社,1984年改制更名為余湖村,隸屬...
余店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余姓村民曾在此開店,得名余店,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余店大隊,隸屬於青山公社。1983年公社改鄉制,成立余店村,隸屬於青山鄉。1984年隸屬於青山鎮。2008年...
外場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9月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古鳴鶴鹽場以六板橋為界分內場、外場兩個場段。橋西為場署及市鎮,稱內場,橋東為外場。因村在橋東,故名。歷史沿革 民國36年(1947)至解放初屬鳴鶴鄉。1950年6月為鳴鶴鎮先鋒村...
外灣村村民委員會,201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此地有里灣、外灣兩個灣,三面環山,竹木穿天,是主要的經濟來源。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括蒼鄉,1958年為外灣生產隊,1961年建為外灣大隊,1984年改稱外灣村委會,1992年5月“撤、擴...
余山村村民委員會是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傳說古時此地有十龍搶寶珠(寶珠山),有九龍過了河,一龍未過,留在此地山上,人稱余龍山,村以山名,故名余山,又因原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屬元善鄉官莊保;...
余王村村民委員會,199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居民點姓余的居民較多,且在村委會前面,所以以姓氏命名叫前余。歷史沿革 1949年初屬於任橋區,1953年8月實行鄉制屬於封寺小鄉,1984年為余王村村委會,1992年併入張秦村。
余坑村民委員會 余坑村民委員會是江西省的地名,因範圍內地理得名。歷史沿革 2001年併入塘口村委會。地名含義 以境內人少田多糧食自給有餘得名。
因村里池塘多鯉魚,諧音成今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理余鄉八村,1956年為光明農業社,1958年為界牌管理區理餘生產隊,1961年為界牌公社理余大隊,1983年底改為界牌鄉理余村民委員會。1986年6月改屬石門鎮。 2007年理余、長山、馬車...
余林村民委員會 余林村民委員會,200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轄區內余林橋而得名。歷史沿革 後因區劃調整,該村隨之拆除。
余中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9月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地處余家路江西故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餘姚縣新浦鄉,1950年4月為新浦鄉二村,1954年10月劃歸慈谿縣,1959年2月屬新浦管理區,1966年12月為新浦公社同力大隊,1981年7月更名為...
余棚村村民委員會,根據座落的地理位置及行使職能而命 名 的 地 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原駐地是余棚自然村,且是實行村民自主管理的基層性自治單位,故得名余棚村委會。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化為余棚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時為余棚...
外後周村村民委員會是浙江省的地名,1983年大隊改村民委員會時,沿用原大隊名稱。地名含義 因地處里後周外面,故名。歷史沿革 解放後為靈山鄉五、六村。1956年為和睦鄉豐樂農業社。1958年為前村管理區豐樂生產隊。1961年為清湖公社後周...
余陳村村民委員會是1985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境內原有自然村余陳集,取其前兩字而得,又因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余陳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廢除保甲制度,改為自然村莊;之後改為余陳農業初級社;1958年建余陳大隊,...
余田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此村周圍良田圍繞,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初期時余田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余田大隊。1984年撤社設鄉時為古樓鄉余田村;2011年撤鄉合鎮時余田村與余田圩居委會合併...
余南村村民委員會是浙江省的地名,《嘉興市地名志》1982版P281。地名含義 因處於余新鎮南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5年成立余南高級社,1999年4月與翻田村合併統稱為余南村,2008年3月與農莊村合併為農莊村,余南村退出歷史舞 台。
外陳村村民委員會,陳氏始居,以姓氏和方位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處塢口之外,且陳氏始居,故名外陳。歷史沿革 1948年列為毓秀鄉第二十保;1950年劃為第三村,隸九華鄉;1956年建新新高級社,隸沐塵鄉;1958年改置外陳生產隊,...
外宅村村民委員會,處源口之外,以方位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九華鄉屬村,村處源口之外,故名外宅。歷史沿革 1948年列為毓秀鄉第三十一保;1950年劃為第十六村,隸沐塵鄉;1956年建外宅高級社,隸沐塵鄉;1958年改置生產隊,隸沐塵...
余鋪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其境內原有餘家鋪,余氏在此開過店鋪,故得名余鋪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民國21年(1932)廢地總制、推行保甲制。民國35年(1946)余鋪保隸屬於雙山鄉9保之一...
余圩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有村莊余老圩,村中余姓居民居多,且村四周有圩溝,又因其為村委會駐地,故得名余圩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解放後屬壽縣興隆鄉;1958年建立興隆公社,為興隆公社余圩大隊;1965年...
外古村村民委員會,201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地形四周高中間低,象人工開挖的凼而得名。又因外古村在外,故稱之為外古村。歷史沿革 1952年屬四區大甸鄉外古村;1955年屬大甸區白蓮鄉外古初級農業生產合作;1956年屬大甸鄉外古...
余集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其鄰近余集,余姓在此居住,以後逐漸形成集市,故得名余集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原為余集大隊,屬余集公社;1969年屬永忠公社;1972年恢復余集公社建制,屬之;...
外塘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設立,200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外塘”意指南宮塘外塘河,取塘河名。歷史沿革 歷名外塘,1959年名外塘大隊,1983年改名外塘行政村,2008年撤銷外塘行政村建制,與水橋村合併建立香山村,原屬胥口鎮,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