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病證治》是2013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永清。
基本介紹
- 書名:外感病證治
- 作者:李永清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
- ISBN:9787513215510
《外感病證治》是2013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永清。
《外感病證治》是2013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永清。摘要 本書分總論和各論,總論扼要介紹外感病學展概況,外感病的概念、致病邪氣、發生髮展變化規律、常見外感病的防治;各論對臨床常見的外感病診治進行詳細介紹。
概括一下,外感熱病的瘥後治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一、調攝精神,心理康復。中醫學認為人的精神情志活動,與人體的生理功能、抗病康復能力密切相關。《內經》謂"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疫證條辨》指出"瘥後,虛煩。心神不安者,審證...
外感發熱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溫熱疫毒之氣,導致營衛失和,臟腑陰陽失調,出現病理性體溫升高,伴有惡寒、面赤、煩躁、脈數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外感病證。外感發熱,古代常名之為“發熱”、“寒熱”、“壯熱”等。內容概述 人體體溫...
需要注意的是,外感咳嗽,大忌斂肺止咳,或病起即予補澀,反使肺氣不暢,外邪內郁,痰濁不易排出,咳嗽愈加繁劇,或遷延不愈;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宣肺不可太過,以免損傷正氣。三、證治分類 1、風寒證 證候:咳嗽,痰稀薄色白,...
第四章介紹常見外感病的證治,簡述了31種常見外感疾病的辨證施治。主題突出,易於掌握,便於運用。《簡明中醫外感病症治》實用性強;語言簡明,重點突出;療效確切,具有可重複性。可供廣大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醫生臨證明學習參考。
《外感熱病證治要義》是時逸人原著、時振聲改編的一本內科類中醫文獻。內容簡介 本書系根據時逸人《中醫傷寒與溫病》改編而成。並在此基礎上,突出了中醫理論體系,提出了“六經辨證不僅為傷寒所設,溫病同樣也可用六經辨證指導”等觀點,...
外感風瀉 ,病證名。風邪入於腸胃所致泄瀉。見《症因脈治》卷四。症見惡風發熱,自汗頭汗,頭痛額疼,瀉下水谷或清水。治宜解表利水,有表證者當解表,兼利小便。可用柴胡防風湯調五苓散,乾葛防風湯調六一散,防葛湯調胃苓散等...
陽虛外感證 陽虛外感證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陽氣虛弱,復感外邪,以惡寒重,發熱輕,汗出惡寒更甚,面色 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外感中熱瀉,病證名。內有積熱,外中熱邪所致泄瀉。見《症因脈治》卷四。症見發熱口渴,唇乾齒燥,面赤煩躁,小便赤澀,小腹中一汛即瀉,一瀉即止,少頃復痛復瀉,肛門如火,糞色色黃。治宜清熱止瀉,脈浮數者,熱在表,用...
外感濕瀉,病證名,濕邪外侵,脾氣不運所致的泄瀉。見《症因脈治》卷四。症見水瀉腸鳴,腹反不痛,或嘔而不渴,身重身痛,脈多濡軟,或細澀,或浮緩。治宜祛濕、利小便,用胃苓散、平胃散。表症較重,見身熱身痛脈浮者,...
外感短氣,病證名,外邪襲肺所致的氣短不能相續。見《症因脈治》卷二。因六淫之邪侵襲肌表,繼入於里,致氣道受阻,呼吸不能接續。症見身發寒熱,呼吸不利,短息出入,似喘而不急促。脈緊為寒邪,洪數為風熱,躁疾為燥邪,弦...
外感中暑瀉,病證名。夏秋之季感受暑濕所致泄瀉。見《症因脈治》卷四。症見忽然腹痛,煩悶口渴,板齒乾焦,暴瀉糞水,腸鳴飧泄,痛瀉交作。治宜清暑利濕,脈虛細,體弱者,用藿香參桔煎;脈洪滑,熱重者,用黃連香薷飲;熱輕...
四、龐安時《傷寒總病論》:風溫的病因與證治 五、許叔微《傷寒發微論·論風溫證》:風溫病乃感受風邪而成 六、汪石山《重訂廣溫熱論》:新感風溫 七、王孟英《溫熱經緯·葉香岩三時伏氣外感篇》:風溫的發病季節、病變部位、病邪...
六淫,即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淫,有太過、浸淫之意,引申為不正、異常。六淫與六氣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正常情況下,風、寒、暑、濕、燥、火是自然界六種不同的氣候變化,稱為“六氣”。六氣的不...
該書總結了前人的醫學成就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集漢代以前醫學之大成,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系統地闡述了多種外感疾病及雜病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藥俱全,在中醫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承前啟後的作用,對中醫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