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太陽系高傾角小天體的動力學演化》是依託南京大學,由黎健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太陽系高傾角小天體的動力學演化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黎健
- 依託單位:南京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在外太陽系中,相當數量的 Kuiper 帶小天體及之相關的半人馬型和達摩克型小行星都運行在高傾角(甚至逆行)軌道上,它們對行星系統的形成和演化理論提出了極大的挑戰。本項目系統地研究這些高傾角小天體的動力學演化,內容包括:(1) 在引入傾角後,Kuiper 帶小天體新的(平運動、長期、Kozai)共振特徵;(2) 分析高傾角 Kuiper 帶小天體的動力學穩定性,在軌道根數空間中(特別是傾角)構建穩定性地圖;(3) 在行星遷移(共振俘獲、散射)和混沌擴散兩種機制中,各種動力學類型的高傾角小天體的軌道轉移過程;(4) 半人馬型和達摩克型小行星的形成,及其與 Kuiper 帶小天體、木星族彗星、哈雷族彗星等的聯繫。通過本項目的研究,對高傾角在小天體軌道行為中的作用給出一個全景式的研究結果,為解決高傾角的起源這一外太陽系動力學中的重大難題提供突破口,進而揭示類木行星的演化歷史和原星子盤的空間分布。
結題摘要
本項目研究了太陽系動力學中的一個前沿課題,即在引入(高)傾角後,小天體新的動力學性質,包括:平運動共振和長期共振、軌道穩定性、引力攝動、角動量分布等,繼而探討了高傾角小天體可能的分布和未來的觀測策略。此外,還研究了相關的天體力學基礎理論。通過四年的研究工作,完成論文5篇,其中3篇已正式發表(2篇A&A,1篇RAA),另外1篇A&A文章已審稿、正在修改中,還有1篇已經投稿至MNRAS。同時還積極開展了國內、國際學術交流。 本項目取得的主要研究結果有:(1)我們和美國西北大學的夏志宏教授合作,建立了一個超過70萬顆小行星在內的資料庫(包含軌道和多種物理參數),分析了(各類)小天體的角動量分布,特別是那些處於高傾角軌道上的,指出了其對行星系統形成和演化過程的限制;此外,大大的提高了太陽系不變平面空間指向的精度。(2)在工作(1)的基礎上,建立了木星特洛伊小天體的“弧模型”,估計了它們的總質量、以及對行星和(自然、人造)衛星的引力攝動,這對我國未來的深空探測任務有著潛在的套用價值。(3)當前觀測到的第一顆地球特洛伊小天體(2010 TK7)也處於高傾角軌道上,通過分析各種長期共振、以及Yorkovsky效應對這類小天體的軌道穩定性的影響,對它們可能的形成區域、軌道構型、大小等都作出了限制。(4)利用一種適用於高傾角的半分析方法,研究了處於經典Kuiper帶中心位置的4:7共振小天體,在偏心率-傾角空間給出了一條理論極限曲線,這解釋了4:7共振小天體當前的奇特軌道分布,並為將來觀測各類高階共振小天體提供了理論預測。依此結果,我們與“外太陽系起源計畫”研究組合作,申請利用Subaru望遠鏡觀測Kuiper帶小天體。(5)在非線性天體力學基礎理論方面,我們研究了“太陽-火星”系統在木星攝動下的弱穩定性,給出了平面雙圓型限制性四體問題在極坐標中的運動方程,揭示了火星附近的弱穩定區域的尺度和結構,其可以被用來設計火星探測器的低能量轉移軌道。此外,這也可能是(高傾角)小天體的一種混沌轉移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