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預防,
類型
(1) 脊髓休克型:
脊髓本身無解剖學上的顯著變化,脊髓周圍亦無壓迫性水腫或其他占位性病變,僅表現為功能上暫時性傳導中斷。
(2) 脊髓本身:
其損傷程度可有很大差別,輕度損傷,如脊髓突然一挫,脊髓本身無明顯器質性的改變,往往表現脊髓休克,以後逐浙恢復,預後較好。重度損傷,可發生硬脊膜外血腫,隨著血腫的被吸收,大部分功能可以恢復,僅留有少部分後遺症。極嚴重的損傷,可發生脊髓完全橫斷,神經細胞被破壞,神經纖維斷裂,造成不可恢復的終身癱瘓。
(3) 脊髓受壓型:
屬繼發性損傷,可由下列諸因素引起,形成對脊髓的機械性壓迫。如脊髓損傷後,局部組織充血、水腫,因血運障礙,水腫加重,使脊髓受壓更為嚴重,一般持續1~2周。椎管內出血,硬膜外血管破裂出血,由於蛛網膜間隙大,故早期不易引起脊髓受壓。
預防
(一)治療原則:舒筋通絡、行氣活血。
(二)取穴與部位:腎俞、脾俞、胃俞、環跳、足三里、陽陵泉、委中、承山、風市、伏兔、膝眼、解溪。
(三)主要手法:法、按法、揉法、擦法、拿法、搓法等。
(四)操作方法:以胸腰段脊髓損傷為例。
1.患者俯臥位,醫者站其側,用手掌或拇指自上而下推揉胸腰段損傷部位兩側夾脊穴及膀胱經路線,反覆操作4~5遍。
2.接著用拇指點揉督脈路線和兩側相應的夾脊穴和膀胱經俞穴,通過刺激脊神經後支,達到刺激損傷段脊髓神經的作用。再用一手掌搓揉患者腰骶部以透熱為度。
3.醫者用掌指關節處自臀部開始按揉下肢癱瘓肌群,反覆5~6遍,以促進血液循環,使萎縮的肌纖維增粗,恢復肌力。再用拇指點揉環跳、委中、承扶、承山等穴。
4.患者仰臥位,醫者拿揉患者股四頭肌,然後用拇指揉撥足三里、陽陵泉、解溪,爾後緩緩屈伸、旋轉活動癱瘓的肢體。再壓放氣沖穴結束。 若患者大小便失常,應在其腹部加用手掌順時針方向揉摩數分鐘,爾後點揉中脘、天樞、氣海、關元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