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的本質》是2020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克里斯特·約恩松(Christer J·nsson)。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交的本質
- 作者:克里斯特·約恩松
- 出版時間:2020年7月1日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266 頁
- 字數:199000
- ISBN:9787301287965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外交的本質》以三千多年的歷史記錄為基礎,探討了外交的本質和永恆特徵。作者將外交實踐和國際關係理論結合起來,提出了外交的三個基本維度:交流、代表和國際社會的再造。他們主要提出了三個重要觀點:一,外交是一種國際社會的制度而非單個國家或其他實體的制度;二,從跨歷史視角看,作為國際社會主要制度的外交構建了政治實體間關係而非國家間關係;三,從抽象的層次看,外交是聯結普遍主義和特殊主義的媒介,正是這二者間的不同平衡令外交的形式呈現出時空差異。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外交研究
一、現有研究
二、為何外交在國際關係中被邊緣化?
三、歷史轉向與外交回歸?英國學派、建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
四、結語
第二章 分析框架
一、作為制度的外交
二、聯結外交與歷史社會學
三、平衡普遍主義與特殊主義
四、理論基石
第三章 制度化和儀式化
一、制度化
二、儀式化
三、共同的符號與內涵:外交禮儀
四、互惠、優先權和外交豁免權
五、外交官銜
六、結語
第四章 外交交流
一、語言
二、信息收集
三、信息傳遞:外交信號
四、談判
五、語言交流和非語言交流
六、秘密交流和公開交流
七、技術進步
八、結語
第五章 外交代表
一、行為:代理他人
二、地位:象徵他人
三、結語
第六章 國際社會的再造
一、前現代時期國際社會的再造
二、現代國際社會的再造
三、結語
第七章 外交和變化中的政治實體
一、腓力、亞歷山大和古希臘社會
二、中世紀早期的宗教政體和世俗政體
三、歐洲聯盟
四、結語
結論
注釋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