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秦(元進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夏秦,字西仲,元末明初晉江人;一說夏秦為元進士,不知何許人,避亂來泉,初館涵江,後寓居青陽山下後軒地。

基本介紹

  • 本名:夏秦
  • :西仲
  • 所處時代:元末明初
  • 民族族群:漢人
  • 主要作品:《詠沙堤》
基本信息,個人經歷,

基本信息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12·古蹟志坊宅附·城外宅·明宅》:“進士夏秦寓宅:在青陽山下。”

個人經歷

夏秦以列經教授鄉里,青陽許多中舉登第者,都出其門下。
明·《八閩通志》記述
明·黃仲昭《八閩通志·卷68·人物·泉州府·隱逸·國朝·夏秦》:“夏秦,字西仲,晉江人。少讀書,凡經傳子史靡不周覽。教授鄉里,郡守胡器與部使者多造其廬,咨以政治。洪武十八年召試京師(乾隆《泉州府志·隱逸》作“洪武十六年召至京師”),欲任用之,自陳年老,乞骸骨歸。簞瓢屢空,晏然以終老。年九十六卒。”
清·道光《晉江縣誌》記述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59·人物誌·流寓·明·夏秦》:
“夏秦,元季進士,不知何許人。
避亂來晉江,初居涵江,後居青陽山下,以列經教授鄉里。郡守胡器與部使者每造廬咨訪。
洪武中召至京,力陳年老,乞歸。
簞瓢屢空,處之晏如。
有《送胡郡守詩》云:‘離筵對芳草,去路遶青山。日暮雙旌遠,邦人拭淚看。’時稱為二十四顆明珠。”
《閩中理學淵源考》記述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57·夏西仲先生秦》據李氏叔元撰《青陽五先生傳》為作傳,曰:
“夏秦,字西仲,晉江人;或雲元進士,不知何許人,避亂來泉,先館涵江,後居青陽。
授徒自給,文以行重,諸家《志》多出其筆。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以儒士召,至京師,稱老疾辭歸。
郡守胡器敬重之,每來訪,蔥湯、麥飯共溫飽,而登高眺遠,念及民間之未炊煙者。胡守行,贈以詩曰:‘離筵對芳草,去路繞青山。日暮雙旌遠,邦人拭淚看。’得此,而守名益顯,都下傳誦之,以為二十顆珠也。胡後歷官祭酒。
至永樂壬辰(永樂十年,1412年),西仲猶稱‘郡庠正賓九十六翁’雲。
李氏叔元撰《青陽五先生贊》曰:‘青陽祭於社者五,夏、李、蔡以德,莊以功,余不乏通顯,瞠乎後矣。’
從西仲者,碩士張德亨,里人始知有詩文之學雲。”
閩書》記述
清·鄭方坤《全閩詩話·卷6》引《閩書》曰:
“嘉靖中(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泉紳莊用賓於石鼓神廟,東旁設主以祀其鄉先正之賢者曰夏秦、曰蔡居陽;率鄉人行鄉約其中,約規甚嚴,至於桃李垂街,田疇被畝,人和盜絕,一時為盛。
夏秦,字西仲,元季進士,不知何許人,避亂居此。郡守胡器與部使者多造其廬。
洪武十六年(1383年)召至京師,以老乞歸,簞瓢屢空,處之晏如。
有《送郡守》詩:‘離筵對芳草,去路繞青山。日暮雙旌遠,邦人拭淚看。’時稱為二十顆真珠。
用賓奉祀之日,為文以祭曰:‘幸隻字之見貽,雖兼金而莫擬。’”
夏秦《詠沙堤》詩
據《沙堤龔氏族譜》稱,夏秦、王翰、馬速忽、陳弦、趙士亨等名流均與沙堤(今屬石獅市永寧鎮)人龔名安相交甚密,時有酬唱之樂。
夏秦有《詠沙堤》詩,觀此詩,亦長七律矣。詩曰:“為訪名流偶出關,沙堤曲折好怡顏。迷茫回顧青千頃,翡翠盈時碧一灣。別浦只餘三五艇,隔江又有幾重山。杖藜駐處多佳景,喜與高人日往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