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玩月

《夏夜玩月》是南宋詩人、文學家楊萬里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該詩名為賞月,卻緊扣題中“玩”字,描繪了夏夜如水的月色與詩人玩月的率直天真情懷,表現了詩人與月為友和熱愛寧靜恬淡田園生活的情趣。全詩語言通俗,意象活潑,氣韻靈動,詼諧有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夏夜玩月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體裁:楊萬里
  • 作者:五言古詩
  • 作品出處:《誠齋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夏夜玩月
仰頭月在天,照我影在地。
我行影亦行,我止影亦止。
不知我與影,為一定為二。
月能寫我影,自寫卻何似。
偶然步溪旁,月卻在溪里。
上下兩輪月,若個是真底。
為復水是天,為復天是水。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定:問詞,意為究竟是、還是。
②寫:描摹,摹畫。
③何似:像什麼,怎么樣。
④若個:哪個。真底:真的。
⑤為復:抑或、還是。

白話譯文

仰望明月,它正高懸天宇,卻將我的身影映照在平地。
我一行走,它便隨我移動,我若停步,它也跟著靜止。
弄不清我和我這影子,究竟是一人還是兩人。
那月亮既能畫出我的身影,讓它自畫卻又會怎樣。
無意間慢步走到溪邊,那月兒又悄悄藏在了水底。
上下兩輪都是明月,也不知哪輪才是真的。
莫非這水便是天空,或者那天原本也是一泓清水。

創作背景

該詩作於宋寧宗嘉泰元年(1201),於夏日某夜作者在庭院賞月之時,時作者七十四高齡,休官家居。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該詩起始到“我止影亦止”四句為第一部分,語意淺近而轉折自然。詩人獨步於溶溶月色下,舒心愜意,自然地抬頭仰望在天之月。仰望之餘,循著朦朧的月輝,月光酒在詩人身上,在地上投了詩人的身影。這時詩人的目光也由天及地,由我及影,不免在萬簌俱寂的月夜下徘徊漫步,觀察到“ 我行影亦行,我止影亦止”的自然現象。夏日原本極熱極悶;可是太陽西垂,皓月東升,清輝驅暑,月色生涼。詩人此時此刻也因寧謐的氛圍與皎然的月輝而產生遐想幽思,自然地將天上的明月、佇立的詩人和地面的隻影聯繫起尋思一番。
“不知我與影”到“自寫卻何似”四句為第二部分。詩人投目在天,顧影於地,望月生情,由情及理,不免對自身、影、月提出了詩人與影是同一事物還是兩碼事的疑問:月能為地球上的一切物體留下影子,也能為詩人投下影,月能否也為月亮自己投下一個影,如果能的話,月亮自身將是什麼樣子,又在什麼地方去尋求。詩人提出的問題不僅是古代自然科學家注意而研究的現象,也是哲學家和詩人們感興趣的話題。因詩人愛月、玩月,所以問月也就順其自然了。
“偶然步溪旁”以下六句是該詩的最後一部份。“偶然步溪旁,月卻在溪里”,詩人活動的空間隨著“我行”而挪動變換,由庭院轉向田野,從田野而步入溪畔。臨近溪邊,中天皓月竟在溪水之中。看見了水中的月亮,詩人擔心天上的月亮不知是否還存在,必然要把目光再轉向青空,“上下兩輪月”,一在萬里無雲的晴空中;一在明淨透底的溪水深處——這是何等絢麗而迷人的情景。一盤皎月已令人陶醉不已,而上下二月將更給人以興味與遐想。詩人也自然進一步地追問,這上下二月,到底哪個是真的,那個是幻影。究竟水是天,還是天是水。因為天上湛藍浩浩,溪水碧綠見底;天上掛的是一輪月,水中現的是月一輪,難於分辨。不知是天上的月落在水中,還是水中的月映在天空……詩人向得那么認真、執著而又有幾分痴情了。
該詩在連續的詢問里戛然而止,詩人沒有對水天月色作出任何回答,其實也毋須回答。而該詩的情趣與玩月的興味全在這不答之中。該詩雖分三個部分,卻都以月為中心而展開,而以“玩月”“問月”為線索而漸次深入。“玩月 ”玩得是否有情致、有哲理、有意趣全在詩人的奇想。楊萬里無論玩月的方式、觀月的角度、問月的內容、因月而產生的聯想都與前人迥異。該詩“玩月”循著由月照人,因人投影,我行影隨而展開第一個層次,用四句口語般的詩把詩人天真淳厚的情致凸現出來,不僅體現了七十八歲高齡的詩人對美好事物和田園景色的濃厚興趣與不倦的追求,也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當然詩人若只把簡單明了的自然現象推衍下去而不賦予其哲理意義,這樣的“玩月”是沒有多少意義的,也不會有任何藝術魅力。因而詩人筆鋒一轉, 展開了對自我、影、月三者關係的深思與探究,提出了在當時頗難說清的“月自寫影”的疑問,使詩歌的內涵大為豐富。詩人的興致並不停留於此,又將思維的空間擴大到從月到人、到影,並推向溪水,再掀起“天月、水月”之辨,使全詩波瀾起伏,矢矯騰挪,層次豐富,顯示了楊萬里詩歌翻空出奇,善於活透的基本特徵。
楊萬里的詩歌素以新奇幽默,活脫詼諧著稱,強調自出新意,反對因襲。主張“作家各自一風流”,該詩頗能體現此點。楊萬里該詩,決不會有“似曾相識”之感,反之倒是“面目全新”。如詩中“仰頭月在天”,“為一定為二”,“ 為復水是天”等口語般的句子在其他人的詩中是難於見到的,而這一切淺近如人意之語細加玩味又無不出人意外。此外,該詩粗略分析可分三個層次,但若細分則每兩句又各為一小層次。兩句一層,一層一轉,一轉一境,境境各異,看似斷續,實則峰斷雲連。把各層串聯起來的就是該篇的靈魂“玩月”,一切都隨玩月而展開、生髮,體現了該詩看似散緩,實則珠聯的特點。而這聯珠之線就是詩人熱愛生活的濃厚情致,亦就是“玩月”的思想根源。

名家點評

中國紅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周汝昌《楊萬里選集》:“看他橫說豎說,反說正說,所向皆如人意,又無不出乎人意,一筆一轉,一轉一境,如重巒疊起,如紋浪環生。所以講他的‘活法’,迅疾飛動是一面,層次曲折又是一面。”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詩人、文學家、政治家。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5)進士。歷仕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三朝,官至秘書監。主張抗金,秉性剛直。工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稱“南宋四大家”。為詩初學江西詩派,後學王安石及晚唐,終於獨立門戶,自成一家,擅長“活法”,時號“誠齋體”。一生作詩二萬餘首;亦能文。有《誠齋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