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國璋

夏國璋

夏國璋(1896—1937),字超然,廣西容縣人,抗日愛國將領。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九期步科畢業,先後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七軍司令部參謀、總司令部參謀等職。

1932年考入陸軍大學第十期。畢業後,歷任總司令部科長、團長、旅長、副師長等職。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夏國璋任174師副師長兼522旅旅長,率部參加淞滬會戰。1937年11月5日,日軍三個師團在杭州灣金山衛一線登入,企圖切斷中國軍隊主力的退路。第三戰區長官部急令第170師和第172師,赴吳興城郊八里店橋至升山一帶阻擊日軍,掩護主力轉移。這時,夏國璋被調任第7軍172師副師長。接到命令後,即率一個旅的兵力先趕到預定陣地,與日軍浴血奮戰三晝夜。11月21日夏國璋在前沿陣地視察敵情時,突遇日機轟炸,壯烈犧牲,後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中將。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國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西容縣
  • 出生日期:1896年
  • 逝世日期:1937年
  • 職業: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軍172師副師長
  • 畢業院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陸軍大學
  • 信仰:三民主義
  • 主要成就:抗擊日寇
人物生平,所授榮譽,主要事跡,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夏國璋,1896年生於容縣松山鄉沙田村,夏威胞弟。中將副師長,烈士。 夏國璋青年時在四年制的容縣中學讀了兩年,即考上湖北法政大學。畢業後,往上海研習英語,以期留學英美,尋求救國之道。其時,正值軍閥混戰,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夏國璋遂棄文就武,考入保定軍官學校。 1923年,夏國璋軍校畢業返回廣西,任黃紹竑廣西討賊軍工兵營第3連連長。1926年夏,隨軍北伐進入湘、鄂、贛,參加了著名的汀泗橋、賀勝橋、若溪、德安等戰役。1928年秋,調任第3集團軍總司令部上校參謀,參加馮玉祥、閻錫山中原反蔣戰爭。1932年,夏國璋入陸軍大學第14期深造,1935年春畢業回廣西,任第4集團軍總司令部上校科長。1936年廣西軍編為第5路軍,他任45師135團團長,次年5月授少將銜,調升第15軍(即後來的48軍)174師522旅旅長;不久,升任該師副師長(仍兼任旅長職)。
從湖北法政大學畢業以後,打算留學歐洲或日本,但是那時中國內憂外患,故其放棄留學深造,去讀軍校報效國家。先後就讀過河北清河陸軍軍官預備學校、保定軍官學校。軍校畢業後,參加了李宗仁黃紹竑指揮的統一廣西的戰爭,畢業於陸軍大學第14期。生前擔任第7軍172師副師長(一說第一七五師少將副師長),在浙江吳興縣(今湖州升山)陣地上觀察敵情,被日軍飛機空襲,不幸身亡。犧牲後,中國國民黨政府追認夏國璋為陸軍中將。是為中日戰爭期間陣亡的中國軍方高級將領之一。

所授榮譽

1987年4月17 日,中國共產黨政府追認夏國璋為革命烈士(桂民優字[1987]63號文)。

主要事跡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8月13日,戰火蔓延到上海。此時白崇禧被任命為國民黨中央軍委副參謀總長,李宗仁為第5戰區司令長官。李、白接受任命後,立即動員廣西軍民投入抗戰行動。廣西軍首批開赴前線的地21集團軍。21集團軍下轄48軍、7軍、31軍,共9個師。夏國璋任副師長的174師屬48軍,司令廖磊,軍長韋雲淞,師長王贊斌。9月初從廣西出發,10月中旬抵達上海前線,歸入第3戰區指揮作戰。這時,位於上海市北郊蘊藻濱沿岸的淞滬戰場敵我雙方的爭奪戰異常激烈。蘊藻濱是一條東西走向僅10多米寬的河道,南距上海市區僅10餘公里,日軍占據了河道以北陣地,中國軍隊則憑南岸扼守,雙方均投入了數10萬軍隊,敵我前沿陣地僅一小河之隔,又是平原地區。自10月15日起,雙方進行了猛烈的戰鬥,皆傷亡很大。10月18日,戰區司令長官命令剛到達上海的174師和其他廣西部隊增援,夏國璋即奉命率部隊進入桃園濱西面至談家頭沿線,反擊日軍的進攻。因這是174師首次對日軍作戰,所以夏國璋在戰前充分動員發揚廣西軍北伐時英勇善戰的傳統,狠狠打擊敵人。19日到21日,日軍在飛機、大炮、坦克的掩護下,連續幾天,向174師所在的桃園濱、北侯宅陣地發動強攻。夏副師長冒著敵人的炮火,組織部隊反擊。戰地上硝煙瀰漫,殺聲雷震。由於日軍炮火猛烈,我方能突破敵人陣地。22日,174師會同171師、19師、26師指戰員,與日軍激戰了一天,晚上還用大刀摸營。23日晨,日軍進一步加緊對北侯宅一帶的進攻。夏副師長又率部浴血奮戰。由於戰場地勢平坦開闊,沒有任何稍為堅固的堡壘,只有臨時開挖的戰壕或掩體,敵人的飛機、大炮、平射炮占了優勢,我方裝備比敵人差得多而能保住陣地者,全仗指戰員高度愛國熱情和保衛工祖國的決心鬥志。幾天下來,部隊已傷亡過半。從24日起,為使174師和21集團軍其他幾個師得到補充,中央軍司令官朱紹良命令其他部隊替換,廣西軍即從陣地上轉移到蘇州河畔江橋鎮一帶休整。 11月5日,一支日軍從杭州灣登入,企圖威脅上海守軍後方,進而沿太湖兩岸直趨首都南京。第3戰區司令部為保衛南京,下令上海守軍撤退,向南京方向靠攏。日軍第六師團從杭州灣登入後,於11月14日侵占了蘇浙交界的平望,然後沿太湖南側地區向我國防重鎮吳興(今湖州市)進攻。戰區司令命令21集團軍第7軍170師和172師速赴吳興和長興一帶占領陣地,堵截日軍。已從48軍174師調任第7軍172師副師長的夏國璋接到任務,即率一個旅趕到吳興,在城東郊的八里店至升山一帶布防迎擊敵人。夏國璋預料到這次戰鬥將會更加殘酷親自指揮修築工事,對官兵進行戰鬥動員,誓要做到人在陣地在。陣地前面的數十里,是一望無際的太湖平原和小運河區,陣地升山一帶卻是平原邊界上的起伏饅頭山,是最好的防守戰地形。11月19日,日軍的步兵在大炮、戰車、飛機的掩護下,氣勢洶洶地發動進攻,當進入射擊範圍後,夏國璋一聲令下,槍炮齊鳴,與敵人展開浴血戰鬥。21日,夏國璋正在前沿陣地觀察敵情,突然被敵機猛烈掃射,不幸中彈重傷,因搶救不及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時年41歲。夏國璋犧牲後,全旅官兵仍奮力拚搏,後因援軍不繼,寡不敵眾,全部壯烈捐軀。

人物評價

1938年2月18日,國民政府命令褒揚夏國璋,並追認為陸軍中將。訊息傳至容縣,家鄉政府為其製作了白色瓷質墓碑一方,上寫“故陸軍中將夏副師長墓志銘”及近千字碑文於其上(此碑現存容縣博物館),盛讚其愛國功勳,並於容城城北復船嶺南端(現縣酒廠背後)建造夏國璋衣冠墳墓一座,以資紀念。1987年4月,廣西區人民政府民政廳批准夏國璋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