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托榕(學名:Ficus ischnopoda)為桑科榕屬的植物。分布於孟加拉國、印度、緬甸、越南、馬來西亞、泰國以及中國大陸的貴州、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600米至2,2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河灘地帶,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灌木狀小喬木,高2-3米;莖皮灰色,略具棱翅;幼枝節短,帶紅色。葉多集生於小枝頂,紙質,橢圓狀披形至倒披針形,長4-13厘米,寬1-3厘米,全緣,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表面深綠色,背面乾後淺棕色,兩面無毛,基生側脈短,側脈7-15對,彎弧向上;葉柄長5-8毫米;托葉線狀披針形,長約8毫米。榕果單生葉腋,稀成對腋生,或生於落葉小枝上,圓柱形或圓錐狀,長10-20毫米,直徑5-8毫米,表面具槽紋,基部縊縮成短柄,乾瘦,總梗長1-4厘米;雄花生於榕果內壁近口部,具柄,有苞片1枚,花被片3-4,倒披針形,雄蕊2,花葯橢圓形;癭花近無柄,花被片段4,子房近球形,花柱短,側生,柱頭淺2開裂;雌花生於另一植株榕果內壁,具柄,花被片與共雄花同數。瘦果腎形,表面略具瘤狀凸體,花柱較長,柱頭2裂。花果期5-8月。
生長環境
壺托榕生長於海拔1,600米至2,2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河灘地帶。
分布範圍
壺托榕分布於緬甸、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南至雪蘭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