壢背村是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鹽田街道永安社區下轄村,位於鹽田街道西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1.5千米。相鄰自然村有西禾樹村、伯公樹村、老塘村。有小梧桐(小坳)山,海拔692米。有烏沙瀝河、四村水庫。清初實行“遷界禁海”,清康熙八年(1669年)新安縣復界,鹽田區域內陸續有客家人舉家遷入,以墾荒種地為生。民國時期,人口越增越多,漸漸形成烏沙瀝、永慶兩個自然村。鹽田區實行區劃整編時,烏沙瀝、永慶合併為瀝背村,因瀝背村地處鹽田四村西北部,那裡原有兩條小河,一條叫烏沙瀝河,另一條叫永慶河,村落建在兩條河流背面,村民習慣稱此地為瀝背。“瀝”是指凹窪的地方,“背”和“陂”客家話同音,“陂”是堤壩的意思。村子因地理特徵和所處方位而得名瀝背村,現村於1980年前後在原地重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壢背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鹽田街道永安社區
- 地理位置:鹽田街道西北部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東和鄉;1958年,屬南天門公社鹽田大隊;1979年,屬深圳市羅湖區鹽田公社;1983年,屬沙頭角管理區鹽田街道;1990年,屬羅湖區鹽田街道;1998年,屬鹽田區鹽田街道永安社區
吳姓是該村第一大姓,其次是羅姓。吳姓於清末從河南遷移到廣東長樂(今五華),後遷移至此。羅姓從江西遷移至廣東長樂(今五華),再從長樂遷此,具體遷移時間不詳
2015年末,戶籍人口140人,其中男性65人,女性75人;80歲以上5人,最年長者88歲(女);實際在村人口8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2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30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80人,主要分布在美國、英國、荷長、澳大利亞等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甘蔗、番薯、花生等。1989年2月,村民集資成立深圳市鑫群股份公司,主要經營物業出租和管理。2015年,公司經營收入1300多萬元,村民人均分紅1..53萬元。現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房屋出租、金融投資、集體經濟分紅一等。節慶日村民會自製客家茶果、粽子、年糕等特色食品。
北山道、東海道經過該村。1965年通電,1979年通自來水,1989年通電話,1995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1999年通網際網路。有健身路徑、籃球場、羽毛球場、社區公園、老人活動中心、自助圖書館等。
現存傳統客家民居2座,位於村落東面,建於民國初期,占地面積200平方米。現保存完好,有人居住。
瀝背村炮樓位於該村77號。建於民國時期,土木石結構,坐西北朝東南,高5層,平面呈長方形,寬5.5米,深12米,中西合璧式建築。天台平頂、藍帶,錦鯉吐珠排水口,長方橫形啞鈴狀及長方豎形盾牌狀射擊孔;頂層對角有“燕子窩”(統斗)。每層四面均有石框窗戶及窗券,內制木樓板及樓梯;拖屋為齊頭斗廊排屋,只合土牆體。周邊已被鋼筋混凝土建築包圍。
瀝背村保留舞麒麟、客家婚俗等傳統習俗。清明節,村民都要去大拳墓園掃墓;重陽節組織全村男丁上山祭拜,稱之為拜公山。
1962年2月,瀝背村有不少村民出走香港,該村流傳梧桐山和梅沙尖由來的傳說。相傳,村中河底下原住著一公一母兩條大鰲魚,雄性鰲魚金鱗葫蘆尾,雌性鰲魚銀鱗芙蓉尾,今烏沙瀝河與永慶河就是兩條大鰲魚終日遨遊嬉戲所形成的。一日,兩條大鰲魚打起架來,霎時,大地顫動起來,熔漿噴發,很快形成了梧桐山群峰和梅沙尖。
該村主要人物:吳雲生(1909-1945),早年參加惠東寶人民抗日游擊隊,在沙魚涌與日軍作戰時犧牲。羅統(1925-1944 ),早年參加惠東寶人民抗日游擊隊,後任東江縱隊排級幹部。在沙魚涌與日軍作戰時犧牲。
2005年,該村被列入深圳市整體搬遷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