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性工資差別,是非補償、非競爭性的工資差別。它是指因某種制度性因素,或勞動力的某些自然特徵導致勞動力供求的特殊矛盾,從而使某些職業的勞動者處於壟斷地位所形成的工資差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壟斷性工資差別
- 性質:是非補償、非競爭性
- 屬性:壟斷地位所形成
- 特徵:非自然性壟斷所造成
一般來說,壟斷性工資收入發生在以下兩種情況之下:
⒈非自然性壟斷所造成的收入差別
某種職業所需要的勞動力出現短缺,但受外力限制(如工會、國家行政權力甚至社會經濟體制的限制),其他勞動者又無法轉入這個職業就業,從而使從事這一職業的原有勞動者保持了壟斷地位,獲得了壟斷性工資收入。
導致壟斷性工資收入形成的這種外部原因也可以稱為制度性原因,制度性原因都可以歸結到市場發育不全和市場失靈。因此,通過健全勞動力市場體系,理順其運行機制,有針對性地消除造成阻礙勞動力流動的外部因素,便可以逐步地在相當大程度上消除這種壟斷性工資收入來源。比如,採取城鄉分隔的就業政策。由於政府運用行政手段禁止農民進入城市中的各類職業(少數除外)就業,從而人為地限制了勞動力供給,這便有可能使城市中各類職業的勞動力價格上升,福利待遇提高。因此,城市中從事各類職業的勞動者所獲得的相對較高的工資和福利中就包含了一部分壟斷性工資收入。而要消除這種歧視性政策所導致的壟斷性工資收入,就必須從經濟體制上入手,開放地區性乃至全國性的勞動力市場,打破地區之間、行業之間、企業之間的相對隔離狀態。
⒉自然性壟斷所造成的工資差別
從事某職業的勞動力非常稀缺或較為稀缺,但由於這種勞動力在質量上的自然特徵或其質量要求,使得對這種勞動力的補充很難實現或很難馬上實現,即其他職業中的勞動者或新增勞動者很難通過短期的學習和訓練迅速轉移到這種職業的勞動崗位上來,從而使從事這一職業的勞動者保持了壟斷地位,獲得了壟斷性工資收入。
這種壟斷性工資收入也可以叫做租金性工資收入,因為這種收入相當於經濟活動中的租金。租金一詞是從土地租金引用來的,按照經濟學理論,在現代生產力條件下,土地的供給幾乎是無彈性的,因此為使用土地而付出的價格,即地租,不是取決於土地本身的實際價值,而是取決於對它的需求。在對某些職業的勞動力需求方面,也存在類似的現象。某些職業的勞動力供給也幾乎是無彈性的,因此為使用他們而付出的價格,也如同地租一樣,不是取決於他們本身的勞動價值,而是取決於社會對他們的需求。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租金性工資收入的例子很多,最典型的是文體影視“明星”們的收入。這些“明星”是從無數希望投身於該職業的人中間篩選出來的具有天賦的佼佼者,他們的勞動力供給無人可替代,因而幾乎完全沒有彈性。而同時,他們又受到國內甚至是千百萬崇拜者的歡迎,對他們的市場需求有時是極其強烈的,因此他們的收入很可能會高到令人不可思議的地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足球明星或者一個通俗歌星年收入數十萬、上百萬美元的事情並不是一件稀罕事,社會如何處理這部分人的超高收入是一個難題。按照現代經濟學的觀點,這種收入仍然屬於符合現代經濟規範的收入,社會不應當簡單地禁止這一部分特殊勞動者獲得高額收入。否則,對社會、對公眾以及對文體事業本身的發展都無益處。比較合理的政策是,由社會公共機構對這一類壟斷性工資收入課以重稅並強化管理,稅率可以遠超過普通人的個人所得稅率。經驗表明,這種做法對社會有利,同時也不會影響這部分特殊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簡單的道德譴責或者不規範的行政或經濟制裁,都不是處理這種高額工資收入的理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