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鑄鎂合金熔化焊接氣孔的形成機理

《壓鑄鎂合金熔化焊接氣孔的形成機理》是依託重慶大學,由游國強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壓鑄鎂合金熔化焊接氣孔的形成機理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游國強
  • 依託單位:重慶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針對壓鑄鎂合金熔化焊接多氣孔的問題,採用不同的熔化焊接方法(如GTAW、LW),對不同牌號壓鑄鎂合金進行焊接試驗,通過焊接過程的數值模擬與相關機理分析,研究氣孔的形成原因、分布規律及影響因素,並構建滿足氣孔形成條件的動力學和熱力學模型。具體研究內容包括:① 母材狀態及成分對焊縫氣孔形成原因、分布狀況的影響及相關機理。② 焊接方法及工藝規範對焊縫氣孔形成原因、分布狀況的影響及相關機理。③ 外加合金元素對焊縫氣孔形成原因、分布狀況的影響及相關機理。④ 焊接過程的有限元模擬及模擬結果的數值分析。⑤ 採用分子模擬軟體Masterials Stiduo模擬液-固-氣三相耦合非等溫條件下氣體分子產生、集聚、長大。⑥ 滿足氣孔形核及長大的動力學與熱力學模型的建立。研究成果可為實現壓鑄鎂合金的低氣孔率焊接技術提供理論指導,對拓展壓鑄鎂合金的工程套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結題摘要

當前工程套用中90%以上鎂合金件是壓鑄件,其鑄造缺陷修復和連線都難免需要焊接,但壓鑄鎂合金熔化焊接氣孔問題突出,成為工程套用中的一大難題。 近年來國內外對於壓鑄鎂合金焊接的研究較少,尤其對壓鑄鎂合金熔焊氣孔問題的研究報導更少,相關理論缺乏,工程實踐幾乎處於空白。本項目通過實驗研究、數值模擬及理論分析相結合的方式,深入研究壓鑄鎂合金熔焊氣孔的形成機理,探索氣孔的減少消除方法,研究成果有利於豐富鎂合金熔焊氣孔的科學認識,為實現壓鑄鎂合金低氣孔率焊接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撐,科學意義和工程價值顯著。項目主要取得了如下兩方面研究成果:首先,探明了壓鑄鎂合金熔焊氣孔的形成機理(知識貢獻):1、氣孔主要遺傳於母材中的預存氣體;預存氣體主要是氫和氮,前者主要來自於鎂熔體在工藝過程中的吸氫,後者主要來自於壓鑄過程中的卷氣。2、焊縫氣孔率和氣孔尺寸隨焊接熱源熱輸入量增加而增加,但非線性增加。其機理是:熱輸入增加,母材熔化量增加,母材中被釋放的氣體量隨之增加;母材中含氣缺陷非均勻分布,近表面少,心部多,因此當熱輸入較小,熔深僅達近表面時,氣孔率隨熱輸入增加的趨勢相對較小,當熱輸入增大,熔深達母材心部時,被釋放的氣體驟然增加,導致氣孔率快速增加。3、氣孔分為微觀氣孔(小於200um),呈近球形,內壁光滑,大多分布於焊縫上部,主要為氫致氣孔;巨觀氣孔(大於200um),多呈蠕蟲狀,往往為多個氣孔合併而成,多分布於焊縫中下部,熔合線附近,主要為氮致氣孔。4、氫致氣孔為析出型氣孔,其形成經歷了形核、長大、上浮、滯留幾個過程;氮致氣孔為預存氣孔,無需形核,其除了有上浮與滯留行為外,還受膨脹和合併行為影響;在熔合線附近氣孔由於處於固液共存的類糊狀環境,上浮受阻,滯留數量較多,膨脹與合併充分,導致氣孔尺寸異常增大。其次,探索了兩種減少壓鑄鎂合金熔焊氣孔的方法(工程貢獻):1、焊接過程中,向熔池添加富Nd混合稀土、Zr元素,能明顯降低焊縫氣孔率,其機理主要在於添加元素與H發生了反應,生成固態氫化物,顯著降低了氫致氣孔,但不能與N發生類似反應,不能降低氮致氣孔。2、焊接過程中,對熔池施加介入式機械擾動,能顯著降低焊縫氣孔率,主要機理是增強了熔池規律性流動,促進了氣泡上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