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墨脫新月蕨
- 拉丁學名:Pronephrium medogensis Y. X. Lin
- 界:植物界
- 門:蕨類植物門
- 綱:木賊綱
- 目:水龍骨目
- 科:金星蕨科
- 屬:新月蕨屬
- 種:墨脫新月蕨
- 分布區域:西藏(墨脫,背崩)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本種標本采自西藏墨脫,原被定為紅色新月蕨P. lakhimpurensis(Rosenst. )Holtt.,其不同之處在於側生羽片狹長披針形,基部最寬,近圓形,向頂部逐漸變狹成為漸尖長尾頭,長約25厘米,基部最寬處為3-3.5厘米,無柄。葉乾後近革質,淡紅色。葉軸、羽軸、葉脈間均光滑無毛。葉脈上面可見,下面明顯隆起,主脈粗壯,小脈雙雙聯結成倒“V”,字形的網眼,自交結點向葉邊伸展的外行小脈極短。孢子囊群著生於小脈中部以上,向交結點延伸成長卵形,成熟時雙雙匯合。
生長環境
墨脫新月蕨生長於海拔650米的季雨林下。
分布範圍
墨脫新月蕨產於西藏(墨脫,背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