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脫小樹蛙

墨脫小樹蛙

墨脫小樹蛙(拉丁學名:Philautus medogensis)為無尾目樹蛙科樹蛙屬的兩棲動物,是中國的特有物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墨脫小樹蛙
  • 拉丁學名:Philautus medogens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兩棲綱
  • 亞綱:滑體亞綱
  • :無尾目
  • 亞目:新蛙亞目
  • :樹蛙科
  • :樹蛙屬
  • :墨脫小樹蛙
  • 分布區域:分布於西藏等地
  • 命名人及年份:Ye et Hu,1984年
科學分類,生活習性,分布範圍,形態特徵,分類特徵,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e)
綱: 兩棲綱(Amphibia)
亞綱:滑體亞綱(Lissamphibia)
目: 無尾目(Anura)
亞目:新蛙亞目(Neobatrachia)
科: 樹蛙科(Rhacophoridae
屬: 樹蛙屬(Philautus)
種: 墨脫小樹蛙(P. medogensis)

生活習性

墨脫小樹蛙,多生活於茂密林區湖邊小路旁闊葉灌木的葉片上。其生存的海拔上限為1500米。

分布範圍

墨脫小樹蛙,分布於西藏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藏墨脫西工湖。

形態特徵

墨脫小樹蛙,體多細長而扁,後肢長,吸盤大,,指、趾間有發達的。末端兩指(趾)骨節間有介間軟骨。
體形較細。頭寬略大於頭長;吻鈍圓,吻棱明顯;鼻孔近吻端;鼓膜明顯,小於第三指吸盤;無犁骨齒;舌後缺刻深。指間無蹼,趾蹼不發達;指吸盤略大於趾吸盤。背麵皮膚較光滑,顳褶清晰。生活時背面草綠色,由左右上眼瞼到頭後有一略呈三角形棕色斑,隨後分叉傾向體之兩側,漸成細窄紋;腋後有幾個棕斑成行排列;鼓膜前有一淺黃斑;四肢色較淺,脛、股各有三、四條棕色橫紋;肛部有一矩形棕斑,腹面淺綠,後股桔黃。

分類特徵

墨脫小樹蛙大約有4800多種,絕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但也有生活在雨林潮濕環境的樹上的,卵產於水中,也有的樹蛙僅僅利用樹洞中或植物葉根部積累殘餘的水窪就能使卵經過蝌蚪階段。2003年在印度西部新發現一種“紫蛙”,常年生活在地底的洞中,只有季風帶來雨水時才出洞生育,在廣東廣州荔灣區一帶發現一種“波動青蛙”,但外形像蟾蜍一樣。
墨脫小樹蛙墨脫小樹蛙
蛙類和蟾類很難絕對地區分開,有的科如盤舌蟾科就即包括蛙類也有蟾類。
但最新品種“波動青蛙”至今尚未有分類。
蛙類最小的只有5厘米,相當一個人的大拇指長,大的有30厘米(一尺多長),體型短闊,擁有強健的後肢。瞳孔都是橫向的,皮膚光滑,
墨脫小樹蛙舌尖分兩叉,舌跟在口的前部,倒著長回口中,能突然翻出捕捉蟲子。有三個眼瞼,其中一個是透明的,在水中保護眼睛用,另外兩個上下眼瞼是普通的。頭兩側有兩個聲囊,可以產生共鳴,放大叫聲。體形小的品種叫聲頻率較高。有的蛙類皮膚分泌毒液以防天敵,生活在亞馬遜河流域雨林當中的一種箭毒蛙分泌物被當地印第安人用來製作箭毒,見血封喉!
墨脫小樹蛙的眼睛很特別。原來,蛙眼視網膜的神經細胞分成五類,一類只對顏色起反應,另外四類只對運動目標的某個特徵起反應,並能把分解出的特徵信號輸送到大腦視覺中樞——視頂蓋。視頂蓋上有四層神經細胞,第一層對運動目標的反差起反應;第二層能把目標的凸邊抽取出來;第三層只看見目標的四周邊緣;第四層則只管目標暗前緣的明暗變化。這四層特徵就好像在四張透明紙上的畫圖,迭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的圖像。因此,在迅速飛動的各種形狀的小動物里,青蛙可立即識別出它最喜歡吃的蒼蠅和飛蛾,而對其他飛動著的東西和靜止不動景物都毫無反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