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雲杉

塞爾維亞雲杉

塞爾維亞雲杉(學名:Picea omorika (Pancic) Purk.)是松科、雲杉屬植物。常綠喬木。樹高達50米,直徑0.8-1米;樹皮粗糙,呈薄紙片狀;樹冠非常狹長,呈圓錐形或柱狀。葉片呈放射狀展開。雄球花腋生,圓柱形。球果頂生,下垂,深紫色到紫褐色,成熟時紅棕色。種子卵球形,長2-3毫米;種翅,卵狀,6-8毫米×4-5毫米,淺棕色。原產于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塞爾維亞,生長於海拔400-1700米之間。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瀕危(EN)。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塞爾維亞雲杉
  • 拉丁學名:Picea omorika (Pancic) Purk. 
  • :植物界
  • 裸子植物門
  • 松杉綱
  • 松杉目
  • 松科
  • 亞科冷杉亞科
  • 雲杉屬
  • :塞爾維亞雲杉
  • 命名者及年代:(Pancic) Purk.,1877 
  • 保護級別:瀕危(EN)IUCN標準
  • 英文名:Serbian Spruce
植物學史,發現史,系統學,發展史,詞源,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生長習性,繁殖方法,主要價值,生態,材用,觀賞,食用,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瀕危原因,保護措施,

植物學史

發現史

約瑟夫·潘契奇於1855年首次聽聞位在烏日策地區的未知雲杉屬物種,1861年前往塞爾維亞公國西部的烏日策地區實地訪查,然此次未能尋找到該物種。1865年他為了大學校(塞爾維亞語:Велика школа)的教學需要,收集由西塞爾維亞寄出的球果及樹枝樣本,並於眾多樣本中整理到兩個有關該物種的樣本,但是樣本未有採集地及採集者的記錄;1875年潘契奇於塔拉山的札歐維恩村(英語:Zaovine)發現此新種雲杉,事後他以德語發表名為《東阿爾卑斯山的新針葉樹》的學術報告,並以Picea omorika作為該物種的學名,儘管在當時科學界有許多爭議(如:學名為重名),但是潘契奇還是設法證明該物種為新的雲杉物種並以自身名字稱之為Панчићева оморика/Pančićeva omorika。

系統學

塞爾維亞雲杉的近親為西藏雲杉Picea spinulosa (Griff.) A. Henry)和垂枝雲杉(Picea breweriana S.Watson);雲杉屬的分子遺傳研究無法詳細闡明塞爾維亞雲杉的確切親屬關係。

發展史

在第三紀和末次冰期之間,塞爾維亞雲杉的祖先曾在歐洲大片地區都有分布;最後它在德里納河地區倖存下來並度過晚更新期(英語:Late Pleistocene)。在冰河時代結束後為先鋒物種,儘管擁有高種子產量,但無法有效地進行種子傳播。據推測主要原因為塞爾維亞雲杉的競爭能力不如歐洲銀冷杉Abies alba Mill.)、歐洲雲杉Picea abies (L.) Karst.)和歐洲水青岡(Fagus sylvatica L.)。

詞源

屬名Picea源自拉丁語pix,意為瀝青,指的是通常在雲杉樹皮中發現的粘性樹脂。特定的加詞omorika,是雲杉的塞爾維亞名稱。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樹高達50米,直徑0.8-1米;樹皮粗糙,呈薄紙片狀,紅棕色。樹枝向下彎曲或下垂,到達地面;樹冠非常狹長,呈圓錐形或柱狀。葉片呈放射狀展開,然後變平和深裂,下部葉從莖部平展到幾乎90°,10-20毫米×1.5-2.2毫米,線形,扁平,兩側龍骨狀;先端鈍,下表面有4-6條線的兩條綠白色帶的氣孔,上表面有光澤的綠色。雄球花腋生,圓柱形,長2-2.5厘米,黃色。球果頂生,下垂,4-6.5厘米×2-3厘米,深紫色到紫褐色,成熟時紅棕色。種子卵球形,長2-3毫米,具銳尖先端,紅棕色;種翅,卵狀,6-8毫米×4-5毫米,淺棕色。

生長環境

塞爾維亞雲杉為生長於海拔400-1700米的山地物種。主要於朝北的陡峭石灰岩懸崖上生長,有時亦可在蛇紋石基質上生長。塞爾維亞雲杉常與楓樹垂枝樺Betula pendula Roth.)、歐洲銀冷杉(Abies alba Mill.)、歐洲雲杉Picea abies (L.) Karst.)、歐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 L.)、歐洲黑松Pinus nigra Arn.)及歐洲鐵木(Ostrya carpinifolia Scop.)等物種構成溫帶針葉林;在塔拉山密克托拉斯(英語:Митровац на Тари)的沼澤地上則與雲杉、冷杉、普通赤楊和巴爾幹水青岡(Fagus × taurica)共同生長。

分布範圍

原產于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塞爾維亞。有四個已知地點:①一個代表塔拉國家公園(塔拉山和茲維耶茲達山,後者包括維達恰和維利基克拉吉地區)內物種自然分布區的主要部分,以及塞爾維亞南部相鄰地區,以及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幾乎相鄰的西面和北面地區,在維塞格拉德和斯雷布雷尼察之間;②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維奧戈爾(Čajniče市);③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拉多米什利耶(Foča市);④塞爾維亞的Ravnište Kanjon Mile353evke(普里耶波爾耶市)。分布範圍(EOO)估計為4076平方千米,占用面積(AOO)不太可能超過100-200平方千米。比利時、丹麥、英國、瑞典等地有引種種植。
塞爾維亞雲杉
塞爾維亞雲杉原產地

生長習性

該植物是強烈的近親繁殖,自花受精的種子通常生長不良。它們與該屬的其他成員自由雜交。從第二年開始快速生長的樹。在播種2到3年後,可能會產生1米長的新嫩枝。增長發生在5月中旬至7月底。從長期來看,樹高增長適度,平均每年約50厘米。當樹木很小時,應將它們種植到它們的固定位置,在30-90厘米之間。較大的樹木將嚴重受損,幾年內幾乎無法生長。這也嚴重影響根系發育和抗風。

繁殖方法

播種:種子分層可能會提高發芽率,最好在秋季在寒冷的環境中播種新鮮種子。在一年中儘可能早地在寒冷的環境中播種種子,淺播可能是最好的。種子不應乾燥,應儲存在陰涼處。當幼苗大到足以處理時,將其移入單獨的花盆中,並在溫室或冷架上生長,以度過第一個冬天。可以在次年初夏將它們種植到固定位置,或者放置在室外苗床上一年左右,以增加大小。它們可能需要保護以防春季霜凍。
扦插:半成熟頂芽的插條,長5-8厘米,8月在寒冷環境中扦插。防止霜凍。插條在春天生根。成熟頂芽的扦插,長5-10厘米,9月或初秋在寒冷環境中扦插,需要12個月才能生根。

主要價值

生態

由於塞爾維亞雲杉的生長範圍有限,所以並非野生動物的主要食物來源,但鹿科動物(如:歐洲馬鹿、西方狍等)在面臨食物匱乏,將暫時作為應急食物。更因它繁茂的枝葉提供了鳥類、小型哺乳類生存及庇護的空間。

材用

塞爾維亞雲杉常用於聖誕樹、樹苗、木材和紙張等產品的生產,並以北歐為主要市場,更因盆栽種植及植株矮化的影響,使它得以作為聖誕樹及園藝樹種等裝飾植物銷售。塞爾維亞雲杉因優良的質量及大規模商業栽種(如基爾德人工林)而適於工藝及建築用木材生產,主要用於屋頂建築使用,然而塞爾維亞雲杉緩慢的生長期及高昂的單價使其無法撼動北美雲杉或歐洲雲杉的地位。

觀賞

塞爾維亞雲杉因其擁有高金字塔狀的冠層和美麗顏色的松球而被作為觀賞植物種植,更重要的是它對城市環境的夏季炎熱及空氣污染擁有高耐受度,因此做為城市綠化植物種植。除原生地塞爾維亞及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以外,塞爾維亞雲杉在許多歐洲城市中以單一個體或小型族群的方式生長分布。

食用

塞爾維亞雲杉的內皮、種子、嫩梢、雄球果和雌球果皆可食用,乾燥的內皮於磨粉後,可加在湯中用作增稠劑,或在製作麵包時添加到麵粉中;種子則因數量及重量稀少,非緊急狀況無食用價值;嫩梢富含維生素C,可做為提神茶飲用;尚未成熟的球果皆具有食用性,未成熟的雄球果在下有無烹煮皆可直接食用,亦可作為調味料,但未成熟的雌球果必需於煮熟後方能食用,利用烤製法烹調後內部呈現糖漿狀。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瀕危(EN)。

種群現狀

雖然原產地德里納河的植株因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以及其他植物的競爭等因素而減少,然而在人類活動密集的城市中塞爾維亞雲杉卻能健全的進行植株生長及物種繁衍。在更新世冰期之前,塞爾維亞雲杉曾經廣泛地分布於歐洲大部分地區。然而森林火災和林業砍伐嚴重破壞了塞爾維亞雲杉的種群,長期以來造成該物種數量逐漸在減少。

瀕危原因

塞爾維亞雲杉長期以來被誤以為不受空氣污染物危害,但是事實上二氧化硫和氟化氫等成份都會對塞爾維亞雲杉造成影響。由於發芽時間較晚,所以降雪造成的霜凍對該物種不構成太大影響。該物種重新種植的地區中時常發生所謂的“Omorika-Sterben”(一種樹葉反覆進行發黃、枯死、萌芽,以致於最後植株死亡的現象。),這是由根部中的氯離子累積所造成的缺鎂現象。

保護措施

塞爾維亞自然保護研究所(塞爾維亞語:Zavod za zaštitu prirode Srbije)和塔拉山國家公園(塞爾維亞語:Национални парк Тара)合作將塞爾維亞雲杉的分布區設立自然保護區來進行該物種的保護及保育,如位在密特羅拉斯(英語:Mitrovac)的紅溪自然保護區(塞爾維亞語:Црвени поток)。同時為了物種復育及苗木生產,更於耶洛瓦佐拉(英語:Jelova gora)建立首個針對塞爾維亞雲杉的植樹造林計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