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諾族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遠古時候,世界上混混沌沌,茫茫一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塞吐
- 族系:基諾族
- 樂器類別:打擊樂器
簡介,樂器結構,製作塞吐,演奏方法,演奏形式,
簡介
沒有天地高山,沒有日月星辰,沒有草木人煙。是女始祖阿墨腰白開天闢地、創造萬物。但忘了造水,世上一切都沒生機。後來始祖把水造出來,頓時暴雨傾盆,洪水鋪天蓋地而來,淹沒了大地,人和動物也未能倖免。阿墨腰白事先掏空一段樹幹蒙上牛皮做成大鼓,讓墨赫、墨妞兄妹倆鑽進鼓裡隨水飄流。洪荒過後,大鼓在司基作密停下來,當時兄妹還年幼,後來他們長大後,為不使人類絕種,通過神的啟示,墨赫、墨妞結為夫妻,繁衍了基諾族、傣族、哈尼族和布朗族。此後,為感謝始祖阿墨腰白創造世界,感謝大鼓拯救了人類,每逢年節就要唱起《大鼓調》,跳起《大鼓舞》,表達懷念之情。塞吐也就成了基諾族神聖的圖騰崇拜物。大鼓神塞吐拉成了村寨的守護神。
樂器結構
今日的塞吐,用一段紅毛樹原木掏空製成,呈圓筒形。規格尺寸不定。鼓框兩端蒙以未經處理的帶毛黃牛皮,鼓面直徑40厘米~80厘米、鼓框高70厘米~120厘米、鼓壁厚3厘米~5厘米。鼓皮四周邊緣由十二或十六根方形木棒固定。木棒長30厘米,上粗下細,最粗處為4厘米見方。釘牢後,露出鼓框外部的木棒長25厘米。從鼓的兩端看,鼓面像一輪紅日,木棒猶如太陽放射出的光芒,具有濃厚的原始藝術美感。故此,人們又稱它為基諾太陽鼓(圖)。鼓身兩側設有方形音孔,一為出音,二為拴繩。有的鼓身還繪有紅、白、黑三色圖案。鼓棰木製,棰長30厘米,木棰兩端為圓球狀棰頭,手握中間,兩端均可用於敲擊。
製作塞吐
製作塞吐,基諾族有著較為嚴格的風俗。先要進山選材,凡樹尖、樹枝折斷者均不能入選,樹木選定後再擇吉日砍伐。伐樹在夜間進行,要先殺一隻公雞祭奠樹魂,伐時不能叫女性或任何動物看見,樹木砍倒後隨即鑿好鼓腔,再將其抬回村寨,路上女性也得迴避。蒙鼓皮最有講究,白天有太陽、黑夜有月亮、有燈光都不能蒙,最忌諱這些光亮把蒙鼓者 的人影映進鼓腔,把魂關在鼓裡面,所以最好的蒙鼓時間是星星剛落到太陽未升起的清晨。蒙皮前,要由長老念禱詞殺雞供奉。蒙好後,在鼓的木芒上掛以竹編的牛羊、雞鴨等模擬家禽,待長老作揖並擂響第一聲大鼓後,塞吐即與鋩、鑔合鳴,新鼓在寨父家的鼓房中吊好,村寨議會七長老跪祭大鼓,宴請全寨老人,宣告新塞吐誕生。
演奏方法
20世紀60年代以後,基諾族的社會面貌發生很大變化,廣大民眾已經擺脫宗教思想束縛,塞吐已被廣泛用於各種節日和喜慶場合中。演奏時,常將塞吐橫置於特製的梯形鼓架上,架高130厘米,一人在後敲擊固定節奏,兩人在前輪流擊鼓對舞或一人在前邊擊邊舞,舞姿剛健優美,奏法豐富多變。另有四人執兩面、兩副鑔合奏。在民眾性歌舞活動中,塞吐是主要的節奏樂器,用它和鋩、鑔等樂器伴奏的歌舞稱“大鼓舞”,歌舞並重,其曲有《大鼓調》、《歡樂調》、《過年調》等,曲調僅為一個樂句,可反覆演唱不同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