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頭村(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岩街道塘頭社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塘頭村,位於石岩街道南部,距離街道辦事處約6千米。相鄰自然村有應人石村。塘頭老村位於鐵崗水庫上游,和尚崗(和尚岩)嶺下,1958年修建鐵崗水庫,把淹沒區的村民搬遷至現深圳市區福田白石洲,建塘頭新村;1994年鐵崗水庫擴容,該村剩餘村民被納入老村旁邊的移民村。1999年,老村旁邊的移民村整體搬遷至2千米外在高坳山頂規劃建成的新村,新建居民別墅,老村廢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塘頭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岩街道塘頭社區
  • 地理位置:石岩街道南部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烏石岩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石岩鄉;1951年,屬寶安縣第三區石岩鄉;1958年10月,屬超英公社;1959年,屬南頭公社白芒大隊;1961年7月,屬南頭區石岩公社;1963年1月,屬南頭公社上屋大隊;1975年8月,屬石岩公社上屋大隊;1979年1月,屬深圳市石岩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石岩公社;1983年7月,屬寶安縣石岩區塘頭鄉;1986年10月,屬石岩鎮塘頭行政村;1993年,屬深圳市寶安區石岩鎮塘頭行政村;2004年,屬石岩街道塘頭社區。
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村民主要有池、鄧、劉、陳、鄒等姓。池姓為第一大姓,明朝從福建汀州上杭縣遷移至廣東梅州;清康熙年間(1662一1722年)從梅州遷移至當地。鄧姓為第二大姓,元明時期從福建遷移至廣東梅州;清初從梅州遷移至當地。劉姓為第三大姓,明清時期從福建遷移至廣東梅州;清初從梅州遷移至當地。2015年末,戶籍人口826人,其中男性478人,女性348人;80歲以上15人,最年長者91歲(男);海外留學1人。非戶籍外來人口約2.8萬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8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8人,主要分布在美國、馬來西亞。
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水果、花生等為主。現在集體經營以建設工業開發區、物業出租、廠房出租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等。自然資源主要有礦泉水,鐵崗水庫水下有高嶺土礦。特色農產品有荔枝、龍眼、芒果等。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圓籠粄、年糕,冬至蘿蔔粄,端午節粽子,清明節雞屎藤粄。
瀋海高速G15線、南光高速S33線、松白路、塘頭大道經過該村。村內1950年通電,1963年通電話,1990年通自來水,1997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1999年通網際網路。村內有塘頭國小,設年級6個,班級36個,2015年在校學生2000人,教職工92人。另有塘頭雙語幼稚園,2015年在園幼兒420人,教職工36人。還建有塘頭新村籃球場、健身路徑、塘頭新村公園、塘頭老人活動中心,並有塘頭圖書館,藏書3萬冊。
池氏宗祠,始建於清朝,重建於1997年。占地面積300平方米。三開間兩進一天井,磚、鋼筋、水泥結構,硬山頂,綠琉璃瓦覆蓋;後堂用於祭祀祖先;仍作宗祠使用。祠內有碑刻“池氏宗祠碑記”,大門兩側有楹聯“金崗獻瑞;筆架鐘靈”。
塘頭老村後山崗墓葬,始建於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為寶安區不可移動文物。
古驛道遺蹟和尚崗位於塘頭老村東側山崗之上。古村因修建鐵崗水庫而廢棄。現僅存老村中一段土路及一些老村房屋的殘頃斷壁。村中及村西土路寬4米餘,村東一段土路寬2米左右。村中麻石條道路南北向長300多米,村南土路長約1千米,村北土路長約300米。現在僅作鐵崗水庫監管中隊安全巡查之用。
村內有土地廟,始建於清朝,重建(重修)於2000年,供奉土地公、觀音菩薩。村民不定時前來條拜。
《塘頭村鄉規民約》於1993年制定。
大年初一村民多吃齋。每年重陽節,全村池姓族人到東莞清溪祭拜先祖池欽四郎,祭祀時奉上燒豬、果品等、燃放鞭炮,敬香。回村後全村吃大盆菜。
傳統習俗舞麒麟形成於清朝,流行至今。塘頭村舞麒麟在清代至民國時期非常興盛,還教會了附近的麻布等村舞麒麟。舞麒麟表演完成後還要表演武術。
石岩客家山歌,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人為塘頭村人池官華。
相傳,開村始祖池維祥兄弟三人,於清朝康熙年間帶領全家每人肩挑兩籮筐行李從福建汀州上杭縣南遷,路過塘頭村時,大哥池維祥的籮筐繩子斷了,他對兩位弟弟說:我就在此地安家了,你們繼續向前走吧。大哥池維祥在塘頭老村立村之地發展形成塘頭村。兩個弟弟繼續向前,走到西鄉附近安居下來。
2000年,該村被廣東省愛國衛生委員會評為廣東省衛生村。
2015年,塘頭村被寶安區列入工業區改造項目。
代表性人物:池正發(?—1945),塘頭村人,1945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同年在東莞縣霄邊戰鬥中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