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黃(中藥)

塔黃(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塔黃,中藥名。為蓼科植物高山大黃Rheum nobile Hook.f.et Thoms.的根莖。產於西藏米林、朗縣。具有瀉熱,導滯,散瘀,消腫之功效。常用於實熱便秘,譫語發狂,食積痞滯,痢疾,濕熱發黃,目赤頭痛,閉經,症瘕,癰腫疔毒。

基本介紹

  • 中藥名稱:塔黃
  • 別名:高山大黃、曲瑪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蓼目
  • :蓼科
  • :大黃屬
  • :高山大黃
  • 分布區域:產於西藏米林、朗縣
  • 採收時間:9-10月
  • 用量: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莖。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胃、肝經。

功效

瀉熱,導滯,散瘀,消腫。

主治

實熱便秘,譫語發狂,食積痞滯,痢疾,濕熱發黃,目赤頭痛,閉經,症瘕,癰腫疔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搗爛敷。

使用注意

孕婦慎服。

採集加工

9-10月採挖根莖,除去泥土、雜質,切片,陰乾備用或鮮用。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2m。莖直立,粗壯,不分枝,具多數基生葉及大型苞片。基生葉卵圓形或近圓形,直徑可達30cm,先端圓鈍,基部淺心形,革質,上面無毛,下面具小突起;葉柄粗壯,長8-15cm;托葉鞘膜質,紅褐色;苞片卵圓形或圓形,膜質,淡黃色,具網狀脈,直徑10-20cm,反折,遮蓋花序,花時脫落。花序圓錐狀,分枝密集,無毛;花兩性,花被片6,成2輪,宿存,橢圓形,淡綠色,長2-3mm;花絲細長,外露;花梗中下部具關節;雄蕊9;花盤不發達,子房卵形,具3棱,花柱3,較短,柱頭膨大成頭狀。瘦果連翅成寬卵形,長6-7mm。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900-4000m的山坡草地。產於西藏米林、朗縣。

性狀鑑別

根和根莖圓錐形或類圓錐形。長8-20cm,直徑3-8cm,頂端留有殘基,栓皮褐棕色,粗糙具多橫皺紋。斷面棕褐色,無星點。新斷面在紫外燈下顯紫色螢光。質硬,味苦澀。

藥理作用

1、致瀉作用。
2、抑菌作用。

相關論述

《西藏常用中草藥》:“瀉實熱,破積滯,行瘀血。外用治癰腫。主治實熱便秘,譫語發狂,食積痞滯,痢疾,腹痛後重,濕熱發黃,水腫,目赤頭痛,閉經,症瘕等症。外治癰腫疔毒,燙火傷等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