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桑卡爾·班納吉,印度孟加拉語小說家。出生於西孟加拉邦比爾普姆縣拉普布爾村一家破落的地主家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塔拉桑卡爾·班納吉
- 職業:小說家
塔拉桑卡爾·班納吉,在當地受中學教育後去加爾各答深造,先後進聖·傑維斯學院和紹特·蘇巴羅班學院。在校期間因參加民族解放運動,被當局逐出校門,軟禁在自己村里,因而學業中輟。不久在家鄉煤行做事,後又做過職員。1930年因參加甘地領導的不合作運動被監禁一年。出獄後,一面參加革命運動,一面進行文學創作。他以描寫家鄉特色著稱,作品中經常使用地方語言,因此一些人稱他為鄉土文學家。他的很多作品是以他的破落地主家庭為背景,描寫破落潦倒的地主如何力圖維持家庭的虛假的繁榮。一生創作50多部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還有許多詩歌、劇本、論文及兒童讀物。作品數量多且內容深刻。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四月的旋風》(1931)、《石頭城》(1933)、《藍喉》(1933)、《娘神》(1939)、《民神》(1943)、《詩人》(1944)、《項鍊灣的故事》 (1951)等;短篇小說集有《歌舞廳》(1937)、《回聲》(1943)、《三個零》(1943)、《彩虹》(1947)、《土地》(1950)、《毒石》(1957)、《女人的奧秘》(1967)等;戲劇有《路的召喚》(1943)、《時代的革命》(1953)等;各類文章有《印度與中國》(1940)、《我的文學生命》 (2卷1953—1962)、 《憶青年》(1956)、《文學的真理》(1960)、《泰戈爾與孟加拉農村》(1971)等。1947年獲薩拉特文學獎,1955年獲泰戈爾文學獎,1956年獲印度文學院獎,1967年獲講壇獎。做過海外孟加拉文學會議主席,全印作家會議主席。1956年到中國訪問,1957年出席亞洲作家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