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口庵經幢位於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大同路塔口庵前,為福建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宋紹聖四年(1097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塔口庵經幢
- 外文名:Dhvaja on Takou Temple
- 通高:7米
- 底直徑:1.2米
- 保護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地點: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大同路塔口庵
景點簡介,歷史沿革,
景點簡介
通高7米、底直徑1.2米,以二十四層浮雕塊石累疊築成。基座及利用唐代遺存的石構件建造,為八角柱狀須彌座。基座之上,以分別雕有海水、螭龍、蓮瓣的鼓形、覆盆形等狀不同的六層塊石,承托著中隔仰蓮花石的兩層八角柱形幢身。幢身下層八面各雕或坐或立、形態各異的佛像一尊;上層南向一面刻楷書直讀“寶塔建造於宋紹聖四年丁丑至大明崇禎拾伍年陸月初十日颶風頹壞原任欽差福建中路副總兵王尚忠捐資重造”等字,餘七面均刻“南無阿彌陀佛”豎排六字楷書。幢身之上,以雕有佛像、蓮花等圖案的十三層各種形狀的塊石,向上收分,構成五重八角出檐、高聳奇特的幢頂,上置葫蘆狀尖峰。此經幢雕琢渾古,造型獨特,且位於三條街道交叉匯合處,前有巨大榕樹覆蓋,後有塔口庵為襯,風貌別具一格。
歷史沿革
該景點建於北宋紹聖肆年(1097年),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重修。經幢石構,寶塔式,高7米,底徑1.2米,八角形基座,系用唐代遺存的石構件,上置覆盆。幢上有圓鼓狀、八角形、覆盆、圓柱整石交替雕壘,檐頂八角略有翹起,相輪式十三線天塔剎。幢身下層八面各雕佛像1尊;上層一面陰刻楷書“寶塔建造於宋紹聖四年丁丑,至大明崇禎拾伍年陸月初十日颶風颳頹,原任福建欽差中路副總兵王尚忠捐資重造”;餘七面均陰刻“南無阿彌陀佛”。
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