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地鉻污染土壤微生物原位穩定化/固化機理研究

場地鉻污染土壤微生物原位穩定化/固化機理研究

《場地鉻污染土壤微生物原位穩定化/固化機理研究》是依託蘇州科技大學,由施維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場地鉻污染土壤微生物原位穩定化/固化機理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施維林
  • 依託單位:蘇州科技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我國場地鉻污染形勢嚴峻,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對人體潛在危害較大。微生物原位穩定/固化鉻污染具有較大優勢,但其微生物篩選及吸附機理研究亟待突破。本項目將選擇典型鉻污染場地,分析鉻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規律及與土壤的結合形態;篩選出污染場地中能夠代謝鉻的優勢菌群,鑑定其種屬關係,進而馴化、培養;促使微生物將鉻攝入體內,開展鉻污染微生物穩定化/固化研究,解析鉻在微生物體內的代謝機制及制約因素;並分析鉻在微生物體內經代謝後價態形態轉變,以及微生物消亡後與土壤結合後的團聚體形態;明確闡述原位微生物穩定化/固化分子作用機理;揭示微生物固化鉻污染的基本規律;實現鉻污染場地微生物原位穩定化固化,有效降低鉻污染風險值。微生物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是土壤修復研究的熱點和有效途徑,對其研究是迫切和急需的,一方面可為鉻污染修復研究提供一些資料積累,同時也可為污染場地修復技術和方法的拓展、環境風險評提供一些支撐。

結題摘要

本項目選擇典型重金屬鉻污染場地,通過場地調查,首先分析了特徵污染場地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規律及與土壤的結合形態;通過風險評估,確定了場地修複目標;進而在場地污染土壤中取樣,利用PCR -DGGE等分子生物學技術對土壤中的微生物種群進行分析鑑定,確定目標菌株,鑑定了其種屬關係;用不同營養培養基共篩選出11株耐Cr微生物,其中4株菌為Cr(VI)還原菌,經馴化、培養,藉助不同營養液,促使微生物將鉻攝入體內,開展了鉻污染微生物穩定化/固化研究和現實場地修復實驗;明確了鉻在微生物體內的代謝機制及(pH、外源Cr)制約因素,分析了鉻在微生物體內經代謝後價態形態轉變,以及微生物消亡後與土壤結合後的團聚體形態;明確了微生物可促進土壤中的鉻從弱酸提取態向殘渣態轉變,降低其在土壤中的遷移性和生物有效性,四株菌對Cr(VI)的去除均以還原反應為主,闡明了原位微生物穩定化/固化分子作用機理,揭示了微生物固化鉻污染的基本規律;同時也證明了不同外源營養物質、營養液pH及初始Cr(VI)濃度下均對微生物修復具有較大影響,微生物的去除效果在Cr(VI)的初始濃度為200mg/kg時最優,Cr(VI)的去除率可達96.7 %;研究表明,微生物對鉻污染的土壤具有良好的修復效果,初步實現了鉻污染場地微生物原位穩定化固化,可有效降低鉻污染風險值。藉助項目研究,構建了土壤污染資料庫,系統構建了土壤污染修復全過程管理體系。項目累計發表科研論文35篇,申報發明專利5項,獲批實用新型專利1項;出版了在全國土壤修復行業具有指導借鑑意義的專著1部、國內首部土壤污染學教材1部;研究成果分別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各2次,省部級創新成果一等獎1次;項目組主辦國際會議1次,參加各類學術會議10次。取得的微生物修復技術已成為土壤修復研究的有效途徑,構建的土壤修復管理體系在全國得到較大範圍推廣;為重金屬污染修復研究提供了一些資料積累,同時也可為污染場地修復技術和方法的拓展、環境風險評提供一些支撐。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