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堰岔村
- 地理位置:河南省南陽市
- 人口數量:2073人
- 耕地面積:2950畝
堰岔村位於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的南隅,東與隔河相望的宛城區相接,西與新野毗鄰。全村轄4個自然村;總人口2073人;10個村民小組;總耕地面積為2950畝;全村共有黨員48名、8個黨小組。兩委班子5人。全村主要以農業為主,主...
堰岔據傳明代閻姓居此,因位於龍鬚渠和母渠溝交叉處,取名閻岔,後來王國學由鄧縣大王營遷入,閻姓遷走,遂易稱堰岔。大陳營清朝初期,陳全仁自今唐河縣陳排灣遷至大陳營處定居,因東北母渠溝東岸有個小陳營,故名大陳營。解放前,彭橋村屬鄧縣管轄。1947年解放後,被劃為鄧北縣白牛區汲灘鎮。後於1949年...
堰岔溝 堰岔溝是陝西省的地名,1971年廢止,因大石堰將進溝的道路岔開命名。地名含義 因此地有一大石堰將進溝的道路岔開而得名。歷史沿革 明崇禎年間,有村民遷居此處,取名堰岔溝。1971年村民因生活不便遷居方家院 。
堰岔廟是湖北省的地名,以堰渠和廟宇而得名,此地以前有一條堰渠,渠旁岔路有座廟,故名晏岔廟,清朝時期,有村民遷移至此居住。歷史沿革 該居名點設立年份為清朝時期; 解放前,屬鄖西縣觀音鄉管轄; 1947年11月鄖西解放,縣境由西到東依次劃為鎮安、上關、鄖西三個縣轄,隸屬鄖西縣第一區黃土村; 1949至...
高營村位於臥龍區英莊鎮的東南部,距鎮政府9公里,東部與白河相依,南部是本鄉鄰村於崗村,北面是橡子樹,西交堰岔村,有耕地1798畝,人口1526人,轄區二個自然村(高營、岳園)農戶420戶。村裡的土地以黃土為主,土地肥沃,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南陽市的龍風路終站座落於此,村村通水泥路於2005年開通,交通...
山坡村有8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山坡。1958年屬王集公社為山坡大隊。1961年折馬集大隊置山坡大隊。1975年屬上莊公社為山坡大隊。1984年屬上莊鄉為山坡村委會。地名由來 山坡村 明初山龍、山虎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因居坡地而故名。王營 清初王宗富從堰岔遷此定居,以姓定村名。史莊 清康熙年間,史姓由今王...
笑堰溝是湖北省地名,因所在地物得名。此村所在溝有一個小河溪並築有一個小堰岔,故得名小堰溝。地名含義 “堰溝”指擋水用的堰岔。歷史沿革 明成化12年(1476),置鄖陽府,屬鄖縣白浪村。清朝初,屬鄖縣十堰鎮。清同治九年(1870),屬鄖縣南鄉茅箭塘。1952年,鄖縣設白浪區公所,為17區,屬白浪區公所...
三岔堰村村民委員會,以其標誌性地物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有三個堰溝匯集一處而得名,故得名。歷史沿革 建國初期時屬陳家埠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臨淮公社,1961年公社和大隊均劃小,屬陳家埠公社,1969年撤區並社時屬五一公社,1972年恢復區委建制分設區,屬陳家埠公社,1983年人民公社體制改...
圪岔堰,因地形而得名。地名含義 該村處通往東南西北的交叉路口,前面有一條大石堰,故名。歷史沿革 1958年至1959年屬於皋落人民公社鄭家嶺生產大隊。 1959年至1984年屬於朱家莊人民公社鄭家嶺生產大隊。 1984年改人民公社為鄉(鎮),改生產大隊為村民委員會,1984年至今屬毛家灣鎮鄭家嶺村村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安字營鎮下轄25個行政村:安字營村、邱莊村、劉張營村、草王莊村、王窪村、白草莊村、涼水井村、刁坡村、閆莊村、廖趙莊村、梨園村、堰岔村、姜莊村、余寨村、何寨村、孫莊村、元明寺村、遇仙橋村、白坡村、史坡村、耿梁莊村、連莊村、王孟瑞村、梁寨村、大王莊村;鎮人民政府駐安...
截至2020年6月,英莊鎮下轄2個社區、27個行政村:東柳家泉社區、上柳家泉社區、後英莊村、南屯村、張旗營村、賈營村、河東村、前英莊村、尹營村、王塘莊村、大營村、呂盤村、趙莊村、橡子樹村、堰岔村、高營村、於崗村、孫集村、劉冢村、東坡村、大胡營村、賀莊村、南劉營村、嶺崗村、官寺村、西劉營...
全鎮南北長14 公里,東西寬13.5公里,耕地面積5900公頃,轄後英莊、前英莊、尹營、大營、王唐莊、張旗營、賈營、西張營、南屯、河東、嶺崗、南劉營、東坡、胡營、劉冢、孫集、賀莊、於崗、堰岔、趙莊、橡子樹、高營、呂盤、官寺、段寨、李胡、西劉營27個行政村,104個自然村,27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9萬...
草王莊村是安字營鄉一個自然村,相鄰堰岔村,遇仙橋村,元明寺村,人勤物豐,英才輩出,物產豐富。村內企業 成型煤廠,油墨廠,電光源廠,構件廠,生物肥廠,微型農機 主要農產品 綠蘋果,南瓜,花椰菜,番石榴 村內資源 鐵,矽灰石,方鉛石,藍銅礦,鋁土,銀 村里單位 草王莊村糧站,草王莊村中學,草...
山坡村有8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山坡。1958年屬王集公社為山坡大隊。1961年折馬集大隊置山坡大隊。1975年屬上莊公社為山坡大隊。1984年屬上莊鄉為山坡村委會。山坡村 明初山龍、山虎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因居坡地而故名。王營 清初王宗富從堰岔遷此定居,以姓定村名。史莊 清康熙年間,史姓由今王集鎮後史樓...
白山市江源區正岔街道立新村、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八道溝鎮葫蘆套村、撫松縣露水河鎮長勝村、白山市...寧波市奉化區大堰鎮後畈村、寧波市鄞州區姜山鎮走馬塘村、餘姚市陽明街道西街村、寧海縣岔路鎮下畈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