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典橋又名姚店橋,在石橋路西,滬杭鐵路東側,跨備塘河。原為三孔石拱橋,其結構類似艮山門壩子橋。
橋巔有亭,飛檐翹角;亭子一側建有神龕,祀三國劉、關、張,並有塑像,亭內還有(美人靠)長椅;東西河下建有涼篷,為行人、商販休息之處。《夢粱錄》:堯典橋,稱姚店橋。《艮山雜誌》:河道中漁舟駢集,入夜燈火交映,頗成勝矚。橋岸輳成小市,乃艮山門外有名的集市。
鎮以橋名。堯典橋鎮乃杭城艮山門外的織綢重鎮之一,鎮民絕大多數皆以養蠶、繅絲、絲織為業,生產杭綢、杭羅、杭紡。滬杭鐵路(江墅線)通車後,橋東南是貨運船碼頭,而橋南直街尾就是滬杭鐵路,經濟更是發展。杭州淪陷後,絲綢銷路受阻,行業蕭條。1942年,一隊日軍在江墅線上巡邏,遭遇地方武裝伏擊,日軍以此為藉口,拆橋、燒房,將堯典橋鎮夷為平地,成了廢墟。建國後,其地形成新的村落,名堯典橋村。1959年重建水泥平橋——堯典橋。後建三里亭小區。
清黃槐《晚過姚店橋》:“橋邊水添三尺強,漁舟泊集宛成鄉。空罾掛月人何處,入市將魚換酒嘗。”
鎮以橋名。堯典橋鎮乃杭城艮山門外的織綢重鎮之一,鎮民絕大多數皆以養蠶、繅絲、絲織為業,生產杭綢、杭羅、杭紡。滬杭鐵路(江墅線)通車後,橋東南是貨運船碼頭,而橋南直街尾就是滬杭鐵路,經濟更是發展。杭州淪陷後,絲綢銷路受阻,行業蕭條。1942年,一隊日軍在江墅線上巡邏,遭遇地方武裝伏擊,日軍以此為藉口,拆橋、燒房,將堯典橋鎮夷為平地,成了廢墟。建國後,其地形成新的村落,名堯典橋村。1959年重建水泥平橋——堯典橋。後建三里亭小區。
清黃槐《晚過姚店橋》:“橋邊水添三尺強,漁舟泊集宛成鄉。空罾掛月人何處,入市將魚換酒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