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村

堤村

堤村,是堤村鄉所在地,地處呂梁山腳下,汾河河畔,東望汾河,西與許村相連,南臨李村,北接南石明,屬於丘陵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堤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洪洞縣北部
  • 人口:10000多人
行政村概況,村名來歷,村落發展,

行政村概況

汾河、霍候一級路依村而過,舊大運二級路穿村而過。距洪洞縣城25公里,霍州市區20公里,交通便利,區位優越,屬於工礦企業帶動型。土壤結構以壤土為主,耕地大部分為汾河灘地,水資源豐富,耕地面積有1410畝。全村共有9個居民小組,戶數將近2000戶,本村農業戶口6500多人。村級活動中心為2008年新建,全村道路主幹道路全部硬化,主要街道也綠化和亮化。
堤村人傑地靈,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有“堤村人有泉子,人人出來種園子”的說法。在自然經濟年代,東有汾河,西有舞陽河,水利條件較好。人們沙鋪田種的四月香豆角較有名氣。人常說:金張端,銀許村,好人出在堤李村。

村名來歷

相傳,有一家姓嵇的遷居此地,故名叫嵇村。村東汾河,每到雨季,河水泛濫,沖刷糧田,水土流失嚴重,為保護農田,修築了汾河堤壩。村西有清朝康熙年間修的舞陽河堤壩,村北有清朝時所建的澗河堤壩,總共修築有約2公里以上的三條堤壩,三堤為龍,來保護村子,故改名為堤村。
還有一種說法,嵇村當時人稱記村,而不年ji村,念時不順,嵇字難寫故改為堤。原堤村較小,有堤村莊李村里(鄉)的說法。村中有一李家圪垯,在全村最高處,人稱李氏先到此地,平地挖坑,挖鑿窯洞,在此定居,故叫李家圪垯,先有李家圪垯,後有堤村。堤村以劉、李、張三大姓為主,據說劉家垣有三兄弟,其一遷來此地居住,後慢慢擴大,劉姓最多。(來源:《洪洞村名來歷》 主編 董愛民)

村落發展

在新時期,團結奮進的支村委班子有信心由決心帶領堤村人民通過發展新產業、建設新社區、培養新農民、樹立新風尚、構建新體制,把以小麥、玉米為主的種植業逐漸發展一大棚蔬菜為主綠色蔬菜園區;把沿汾河岸已關停洗煤廠改造成集養豬、養奶牛、養羊和養雞一體的標準化養殖園區和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無污染的新型工業園區;把堤村村莊建設成為讓農村享受現代文明的新社區;把堤村村農民培育成為能適應分工、分業發展需要的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發展中的堤村以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密結合堤村地處洪洞縣城邊緣區位的有利條件,充分考慮區域內多元性、複雜性、互動性和社會問題綜合性的環境單元和區域間農業經濟與非農經濟相互聯繫的聯動特殊現狀,通過規劃有效的整合資源,合理的利用地理空間和土地面積,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套用可持續發展理論、系統科學理論、地理學、生態學理論等多學科理論,準確把握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兩個趨向”,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將堤村建設成“規劃布局合理、經濟實力增強、人居環境良好、人文素質提高、民主法治加強”,具有鮮明地域和時代特徵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