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堂邑文廟院內現有古柏1株,圍徑達360厘米,為金代所植,已800餘年,仍蔥蔥鬱郁,枝葉繁茂,誠為古堂邑文廟的一蔚然景觀,現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
修建歷史
文廟歷史上曾有歷代重修碑刻八通,他們是:
(一)
金大案二年庚午(1210年)“博州堂邑縣廟學記”。
(二)
元至正十三年癸巳(1353年)“東挨夜屑昌路堂邑縣重修縣學記”。
(三)
明洪武十八年乙丑(1385年)“堂邑縣重修廟學記”。
(四)明
成化三年丁亥(1467年)“堂邑縣重修廟學記”。
(五)明
嘉慶三十四年乙卯(1555年)“堂邑縣重修廟學記”。
(六)明
萬曆四十七年己未(1619年),重修欞星門改為木牌坊時的“牌坊小序”。
(七)
清順治三年丙戌(1646年)“重修文廟之記”。
(八)清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1769年)“重修文廟碑記”。
堂邑文廟始建於金大定年間(1161-1189),系舊時祭祀孔子的場所。金、元、明、清時曾進行過8次局部維修,現存建築占地十餘畝,有欞星門、泮池、大成門、金聲門、玉振門、大成殿、鄉賢祠、名宦祠等二十餘間,是魯西北地區最完整的文廟建築群。
建築情況
欞星門,是第一座門,一座三開間的木結構牌坊。欞星,即天田星,最早見於史料的有漢高祖命祀靈星,凡祭天先祭靈星,古人認為欞星“主得士之慶”,專門管官、管文運的星。宋仁宗時候開始設定靈星門,形如窗欞,故曰“欞”。孔廟設欞星門,意為尊孔如尊天。
經過欞星門,院子正中半圓形的池子叫泮池,上面的橋叫狀元橋。“泮池”來源於《周禮》中的“辟雍”,原意是周天子設定的四面環水的大學堂,設池為圓形,如同玉壁,而文廟用其圓池享閥道的一半,以示區別,故稱為“泮池”。學泮池也稱月牙池,泮字古義指學宮。人們踏上泮池,就好像進入了最高學府。過去的文人舉子在臨考前,都要在文廟祭祀許願。後來考取了秀才游泮池還願,被稱為“入泮”。文廟建泮池主要是為紀念孔子對我國教育事業做出的開創性貢獻,同時也有弘揚儒學崇尚教育的含義。
大成門是通往大成殿的第二座大門,面闊三間,磚台磚牆,歇山脊,綠色琉璃瓦頂,斗拱抬梁結構。正脊飾大吻,四條垂脊有吻獸。大成門在宋代初年叫儀門,因大成殿得名大成門,頌揚“大成至聖先師”孔子集夏商周三代文化之大成。大成門飛檐聳脊,氣象森然,正中兩扇朱紅大門上。大成門東西兩側各有持敬門,又稱戟門。古代左為金聲門,右為玉振門。在封建時代,每逢朔、望(農曆初一、十五)朝聖和春秋祭典,府縣官員、教諭、訓導學教官由大成門進,士子走持敬門,不得逾矩。
大成殿為文廟的中心建築,面闊五間(22.45米 ),進深三間(12.45米)築於高60厘米 的磚台之上,大殿正面主、次間辟門,梢間設窗,門前有一寬6米 ,長18米 的月台。後面主間辟門,兩側各設一窗。大成殿梁架為斗拱抬梁式結構。房面為歇山脊,覆綠色琉璃瓦。正脊浮雕雲龍圖案,脊兩端是高高翹起的大吻,四條垂脊裝飾仙人和脊獸。大成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築,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場所。雄偉宏敞組少,飛檐翹角,十分壯觀。大成殿名稱來源於宋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根據《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跨捉付”語意,詔名文宣王殿曰“大成”,以後都開始沿用這一名稱。讚頌孔子殃訂幾思想空前絕後,完美不缺,集古聖賢之大成。大殿正中置孔子塑像,兩旁是子思、孟子、顏子、曾子, 稱為“四配”。
鄉賢祠、名宦祠位於大成門左右兩側,皆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磚牆瓦頂硬山脊,正面辟一門二窗。二室原系祭祀本地“鄉賢”、“名宦”的祠堂承棵驗擊。明朝建立後,為加強思想控制,籠絡人才,大力推行科舉制度。朱元璋時候下令各地文廟設立鄉賢、名宦祠。讓鄉賢、名宦與孔子一塊受到祭祀。堂邑文廟將堂邑人在外地為官頗有政績者或者在本地德高望重為示範表率者稱為“鄉賢”,並立祠奉祀。名宦祠是為紀念、祭祀曾在堂邑做官,政績卓越、貢獻突出、名揚後世的官員而設立的祠堂。
在大成門前,還有一棵圍徑3.6米的柏樹,蒼勁挺拔,獨立院中。《堂邑縣誌》曾載,文廟前後有古柏40株,甚為森茂。此樹和記載相印證,成為文廟堡格再槳古老的象徵。
大成殿為文廟的中心建築,面闊五間(22.45米 ),進深三間(12.45米)築於高60厘米 的磚台之上,大殿正面主、次間辟門,梢間設窗,門前有一寬6米 ,長18米 的月台。後面主間辟門,兩側各設一窗。大成殿梁架為斗拱抬梁式結構。房面為歇山脊,覆綠色琉璃瓦。正脊浮雕雲龍圖案,脊兩端是高高翹起的大吻,四條垂脊裝飾仙人和脊獸。大成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築,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場所。雄偉宏敞,飛檐翹角,十分壯觀。大成殿名稱來源於宋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根據《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語意,詔名文宣王殿曰“大成”,以後都開始沿用這一名稱。讚頌孔子思想空前絕後,完美不缺,集古聖賢之大成。大殿正中置孔子塑像,兩旁是子思、孟子、顏子、曾子, 稱為“四配”。
鄉賢祠、名宦祠位於大成門左右兩側,皆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磚牆瓦頂硬山脊,正面辟一門二窗。二室原系祭祀本地“鄉賢”、“名宦”的祠堂。明朝建立後,為加強思想控制,籠絡人才,大力推行科舉制度。朱元璋時候下令各地文廟設立鄉賢、名宦祠。讓鄉賢、名宦與孔子一塊受到祭祀。堂邑文廟將堂邑人在外地為官頗有政績者或者在本地德高望重為示範表率者稱為“鄉賢”,並立祠奉祀。名宦祠是為紀念、祭祀曾在堂邑做官,政績卓越、貢獻突出、名揚後世的官員而設立的祠堂。
在大成門前,還有一棵圍徑3.6米的柏樹,蒼勁挺拔,獨立院中。《堂邑縣誌》曾載,文廟前後有古柏40株,甚為森茂。此樹和記載相印證,成為文廟古老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