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的新娘:中國天主教貞女研究》是2013年10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康志傑。
基本介紹
- 書名:基督的新娘:中國天主教貞女研究
- 作者:康志傑
- ISBN:7516125334
- 頁數:391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0月1日
- 開本:16
內容簡介,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康志傑著的《基督的新娘--中國天主教貞女研究》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以歷史為經,“貞女群體發展的歷史軌跡”涵蓋了貞女制度緣起、發展以及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特點等豐富內容;下篇以制度(或問題)為緯,通過“貞女群體面面觀”,剖析貞女的心態、生活及工作。寫作採用縱橫交錯的架構,並嘗試從身體觀、宗教經驗、靈修生活等多視角深入核心問題,希望能夠全面、客觀地解讀貞女人生的方方面面。
目錄
前言
上篇 貞女群體發展的歷史軌跡
第一章釋義稱謂
一釋“貞”
二 “貞女”界說
(一)廣義的貞女
(二)狹義的貞女
三貞女的稱謂
(一)世俗稱謂
(二)本名、聖名及稱謂的變化
(三)以“姑”為核心詞的稱謂特徵分析
(四)貞女與修女稱謂的相疊與區分
第二章 中國天主教貞女制度的緣起
一西方傳教士對中國女性的傳教方略
(一)男女有別,保持距離
(二)彌撒禮儀中的兩性隔離與女教堂的建立
二明清之際貞女群體出現
(一)陳子東逸事
(二)“童貞第一花”尋蹤
(三)明清之際貞女的特點
第三章清中葉禁教後的貞女群體:以區域教會為例證
一福建貞女
(一)教會發展及貞女群體增容
(二)“守貞”引發矛盾衝突
(三)福安女子熱衷守貞的緣由
(四)福安貞女的特點
二 四川貞女
(一)起源與發展
(二)梅慕雅神父的貢獻
三鄂西北磨盤山的貞女
(一)以善會為載體訓練貞女
(二)董文學創建“天主教中華修女會”
第四章與貞女相關的兩次教案
一福安教案述略
(一)1723年:“山雨欲來風滿樓”
(二)1746年:福安教會在劫難逃
(三)貞女遭受酷刑
(四)教案結局:革面不能革心
二福安教案原因分析
(一)“守貞不嫁”不為中國社會所容
(二)天主教禮儀遭到誤解
(三)多明我會傳教士的疏忽
三蘇州教案福安教案的延續
(一)黃安多與談方濟
(二)教案述略
(三)周學健與蘇州教案
四關於蘇州教案的“姦情”分析
(一)官方文獻中的“姦情”記錄
(二)教會文獻關於犯罪嫌疑人的記載
五兩次教案的共同點:關於性的糾結
第五章鴉片戰爭之後貞女團體的發展
一貞女制度發展大勢及特點
(一)貞女人數持續增長
(二)組建團體成為守貞生活的主要模式
(三)貞女學校質量提高
二各地貞女團體掃描
(一)山東的貞女
(二)江南地區的貞女
(三)甘肅的貞女
(四)其他地區的貞女
三義和團運動,貞女再受打擊
(一)貞女遭受迫害的原因
(二)“神繫戀乎天鄉”:殉教的貞女
第六章由貞女而修女
一歐洲女修會進入中國及中國貞女的身份轉型
(一)“白帽子姆姆”拉開歐洲修女入華之序幕
(二)大部分貞女進入修會
二姐妹情以聖神會修女與貞女的合作為例證
(一)相識坡里莊
(二)攜手合作
(三)西北的聖神會修女與貞女
(四)本土修會“聖家會”
(五)“在俗貞女傳教會”及其他團體
三姐妹情續篇:其他地區的修女與貞女的合作
(一)“吳蘇樂會”與“眾心之後”
(二)聖若瑟小姐妹會與依撒伯爾修女會
(三)法國保祿女修會與廣西聖家女修會
(四)活躍在中國婦女中的外籍修女
四 “主之婢女在此”:準修女團體“獻堂會”
(一)獻堂會誕生
(二)獻堂會:貞女團體還是修會團體?
(三)獻堂會的工作特點
五多渠道催生本土女修會
(一)傳教會培訓貞女
(二)教區創辦本土女修會
(三)外國傳教士創辦中國女修會:以德蘭小妹妹會為例證
下篇 貞女群體面面觀
第七章規章制度的擬定、完善及特點
一為什麼需要制度約束
(一)《童貞修規》出台
(二)激進與謹慎:18世紀下半葉教會關於貞女制度的不同意見
(三)教廷傳信部關於中國貞女制度的指示
(四)規章的細化與實施
二發願
(一)發願三願貞潔願
(二)發願儀式
(三)發願年齡
三不和諧音符的出現及校正措施
(一)不和諧音符的原因分析
(二)對違規貞女的處理及警告
(三)糾正偏差的具體措施
四 根據形勢變化繼續編修貞女修規:以《守貞要規》為例證
(一)以“基督”為核心,以信德為導向
(二)樹立“端方”形象
(三)嚴格的管理機制
第八章衣食住行:世俗生活中的貞女
一貞女的經濟狀況及財富觀
(一)“守產不嫁”與自力更生
(二)“舍文取義”:貞女的財富觀
二貞女與家庭
(一)分家過繼墓葬
(二)貞女在特殊家庭中的地位與角色
三纏足與放足:身體書寫的歷史
(一)小腳=廢物?
(二)清中葉之前西方傳教士對纏足的態度
(三)社會風氣之變遷及教會關於反纏足的舉措
(四)各地放足的不平衡性
四守貞的外在標誌:服裝、頭飾及其他
(一)服裝
(二)頭巾
(三)其他補充元素
第九章有一種精神叫奉獻:貞女的工作
一貞女工作之一:禮儀聖事中小角色
(一)教堂外的禮儀活動
(二)教堂內的禮儀活動
二貞女工作之二:傳教與慈善事業
(一)在愛中播撒信仰的種子
(二)在慈善服務中獲得人生的滿足和快樂
(三)精緻女紅為教會
三貞女的工作特點
(一)非為人母的母愛精神
(二)合理的分工調配
(三)住堂型貞女承擔更為繁重的工作
四 “亮麗的百合”:關於貞女工作的評價
(一)神長對貞女的關愛與支持
(二)教會對貞女工作的讚譽
第十章貞女傳道員
一傳道員概說
(一)何為傳道員
(二)傳道員的基本素質及工作範圍
(三)貞女傳道員的產生
(四)貞女傳道員的資格認定
二貞女傳道員是如何煉成的
(一)清中期教會對貞女傳道員的培訓
(二)貞女學校:“準貞女傳道員”的陶成所
(三)快速提高文化知識及獨特的傳教方法
(四)合格貞女傳道員的標準
(五)貞女傳道員的類型:住堂型與巡迴型
三貞女傳道員與男性傳道員之比較
(一)“傳道員”的稱謂
(二)選拔與培訓
(三)工作對象
(四)工作形式
(五)工作報酬
四貞女傳道員的角色與貢獻
(一)角色:為最小兄弟服務
(二)貢獻:基督徒的道德榜樣
第十一章信仰視野下的守貞理念與實踐
一天主教的守貞觀
(一)《聖經》中的童貞觀
(二)天主教童貞觀傳入中國
(三)“主保單”:守貞生活指南
二薰陶與錘鍊:守貞生活的完成
(一)早期貞女的守貞歷程:以福安鄧氏為例證
(二)童貞觀的培育
(三)守貞的性格、氣質
三“聖母的足跡就是我們的道路”:聖母對貞女人生的影響
(一)“聖母”詮釋
(二)貞女對聖母的崇拜與敬禮
(三)貞女實踐聖母之精神
四坎坷的成聖之路:困惑與靈修
(一)如何處理靈與肉的衝突
(二)靈修生活:祈禱、念經、守齋、避靜
(三)靈修的特點
五以基督為中心:貞女的宗教經驗
(一)經驗之一:聖召從淮安女孩和北京的瑪利亞說起
(二)經驗之二:相遇
(三)經驗之三:神視
(四)經驗之四:天國
(五)幻象抑或神跡:貞女宗教經驗評議
第十二章天主教貞女與各類獨身女性之比較
一儒家貞節觀及儒家文化影響下的守貞女性
(一)儒家貞節觀述略
(二)儒家文化影響下的守貞女性
二佛道教中的獨身女性
(一)佛道教的獨身理念及特徵
(二)三教合流後的獨身者及獨身團體
三貞女與中國社會各類獨身女性之比較
(一)守貞的理念與動機
(二)身體儀式禁忌
(三)守貞對象與烈女精神
(四)生存空間及人際關係網路
(五)角色與責任
四 天主教貞女與新教單身女之傳道:相近的宗教文化背景比較
(一)新教女傳道進入中國概說
(二)女傳道的各種稱呼
(三)生活模式
(四)工作內容
結語“基督徒女性獨身”:三個維度的評說
緒餘最後的貞女
一貞女群體逐漸解體
二少量貞女存在的原因
三貞女的價值和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主題詞索引
後記
· · · · · ·
上篇 貞女群體發展的歷史軌跡
第一章釋義稱謂
一釋“貞”
二 “貞女”界說
(一)廣義的貞女
(二)狹義的貞女
三貞女的稱謂
(一)世俗稱謂
(二)本名、聖名及稱謂的變化
(三)以“姑”為核心詞的稱謂特徵分析
(四)貞女與修女稱謂的相疊與區分
第二章 中國天主教貞女制度的緣起
一西方傳教士對中國女性的傳教方略
(一)男女有別,保持距離
(二)彌撒禮儀中的兩性隔離與女教堂的建立
二明清之際貞女群體出現
(一)陳子東逸事
(二)“童貞第一花”尋蹤
(三)明清之際貞女的特點
第三章清中葉禁教後的貞女群體:以區域教會為例證
一福建貞女
(一)教會發展及貞女群體增容
(二)“守貞”引發矛盾衝突
(三)福安女子熱衷守貞的緣由
(四)福安貞女的特點
二 四川貞女
(一)起源與發展
(二)梅慕雅神父的貢獻
三鄂西北磨盤山的貞女
(一)以善會為載體訓練貞女
(二)董文學創建“天主教中華修女會”
第四章與貞女相關的兩次教案
一福安教案述略
(一)1723年:“山雨欲來風滿樓”
(二)1746年:福安教會在劫難逃
(三)貞女遭受酷刑
(四)教案結局:革面不能革心
二福安教案原因分析
(一)“守貞不嫁”不為中國社會所容
(二)天主教禮儀遭到誤解
(三)多明我會傳教士的疏忽
三蘇州教案福安教案的延續
(一)黃安多與談方濟
(二)教案述略
(三)周學健與蘇州教案
四關於蘇州教案的“姦情”分析
(一)官方文獻中的“姦情”記錄
(二)教會文獻關於犯罪嫌疑人的記載
五兩次教案的共同點:關於性的糾結
第五章鴉片戰爭之後貞女團體的發展
一貞女制度發展大勢及特點
(一)貞女人數持續增長
(二)組建團體成為守貞生活的主要模式
(三)貞女學校質量提高
二各地貞女團體掃描
(一)山東的貞女
(二)江南地區的貞女
(三)甘肅的貞女
(四)其他地區的貞女
三義和團運動,貞女再受打擊
(一)貞女遭受迫害的原因
(二)“神繫戀乎天鄉”:殉教的貞女
第六章由貞女而修女
一歐洲女修會進入中國及中國貞女的身份轉型
(一)“白帽子姆姆”拉開歐洲修女入華之序幕
(二)大部分貞女進入修會
二姐妹情以聖神會修女與貞女的合作為例證
(一)相識坡里莊
(二)攜手合作
(三)西北的聖神會修女與貞女
(四)本土修會“聖家會”
(五)“在俗貞女傳教會”及其他團體
三姐妹情續篇:其他地區的修女與貞女的合作
(一)“吳蘇樂會”與“眾心之後”
(二)聖若瑟小姐妹會與依撒伯爾修女會
(三)法國保祿女修會與廣西聖家女修會
(四)活躍在中國婦女中的外籍修女
四 “主之婢女在此”:準修女團體“獻堂會”
(一)獻堂會誕生
(二)獻堂會:貞女團體還是修會團體?
(三)獻堂會的工作特點
五多渠道催生本土女修會
(一)傳教會培訓貞女
(二)教區創辦本土女修會
(三)外國傳教士創辦中國女修會:以德蘭小妹妹會為例證
下篇 貞女群體面面觀
第七章規章制度的擬定、完善及特點
一為什麼需要制度約束
(一)《童貞修規》出台
(二)激進與謹慎:18世紀下半葉教會關於貞女制度的不同意見
(三)教廷傳信部關於中國貞女制度的指示
(四)規章的細化與實施
二發願
(一)發願三願貞潔願
(二)發願儀式
(三)發願年齡
三不和諧音符的出現及校正措施
(一)不和諧音符的原因分析
(二)對違規貞女的處理及警告
(三)糾正偏差的具體措施
四 根據形勢變化繼續編修貞女修規:以《守貞要規》為例證
(一)以“基督”為核心,以信德為導向
(二)樹立“端方”形象
(三)嚴格的管理機制
第八章衣食住行:世俗生活中的貞女
一貞女的經濟狀況及財富觀
(一)“守產不嫁”與自力更生
(二)“舍文取義”:貞女的財富觀
二貞女與家庭
(一)分家過繼墓葬
(二)貞女在特殊家庭中的地位與角色
三纏足與放足:身體書寫的歷史
(一)小腳=廢物?
(二)清中葉之前西方傳教士對纏足的態度
(三)社會風氣之變遷及教會關於反纏足的舉措
(四)各地放足的不平衡性
四守貞的外在標誌:服裝、頭飾及其他
(一)服裝
(二)頭巾
(三)其他補充元素
第九章有一種精神叫奉獻:貞女的工作
一貞女工作之一:禮儀聖事中小角色
(一)教堂外的禮儀活動
(二)教堂內的禮儀活動
二貞女工作之二:傳教與慈善事業
(一)在愛中播撒信仰的種子
(二)在慈善服務中獲得人生的滿足和快樂
(三)精緻女紅為教會
三貞女的工作特點
(一)非為人母的母愛精神
(二)合理的分工調配
(三)住堂型貞女承擔更為繁重的工作
四 “亮麗的百合”:關於貞女工作的評價
(一)神長對貞女的關愛與支持
(二)教會對貞女工作的讚譽
第十章貞女傳道員
一傳道員概說
(一)何為傳道員
(二)傳道員的基本素質及工作範圍
(三)貞女傳道員的產生
(四)貞女傳道員的資格認定
二貞女傳道員是如何煉成的
(一)清中期教會對貞女傳道員的培訓
(二)貞女學校:“準貞女傳道員”的陶成所
(三)快速提高文化知識及獨特的傳教方法
(四)合格貞女傳道員的標準
(五)貞女傳道員的類型:住堂型與巡迴型
三貞女傳道員與男性傳道員之比較
(一)“傳道員”的稱謂
(二)選拔與培訓
(三)工作對象
(四)工作形式
(五)工作報酬
四貞女傳道員的角色與貢獻
(一)角色:為最小兄弟服務
(二)貢獻:基督徒的道德榜樣
第十一章信仰視野下的守貞理念與實踐
一天主教的守貞觀
(一)《聖經》中的童貞觀
(二)天主教童貞觀傳入中國
(三)“主保單”:守貞生活指南
二薰陶與錘鍊:守貞生活的完成
(一)早期貞女的守貞歷程:以福安鄧氏為例證
(二)童貞觀的培育
(三)守貞的性格、氣質
三“聖母的足跡就是我們的道路”:聖母對貞女人生的影響
(一)“聖母”詮釋
(二)貞女對聖母的崇拜與敬禮
(三)貞女實踐聖母之精神
四坎坷的成聖之路:困惑與靈修
(一)如何處理靈與肉的衝突
(二)靈修生活:祈禱、念經、守齋、避靜
(三)靈修的特點
五以基督為中心:貞女的宗教經驗
(一)經驗之一:聖召從淮安女孩和北京的瑪利亞說起
(二)經驗之二:相遇
(三)經驗之三:神視
(四)經驗之四:天國
(五)幻象抑或神跡:貞女宗教經驗評議
第十二章天主教貞女與各類獨身女性之比較
一儒家貞節觀及儒家文化影響下的守貞女性
(一)儒家貞節觀述略
(二)儒家文化影響下的守貞女性
二佛道教中的獨身女性
(一)佛道教的獨身理念及特徵
(二)三教合流後的獨身者及獨身團體
三貞女與中國社會各類獨身女性之比較
(一)守貞的理念與動機
(二)身體儀式禁忌
(三)守貞對象與烈女精神
(四)生存空間及人際關係網路
(五)角色與責任
四 天主教貞女與新教單身女之傳道:相近的宗教文化背景比較
(一)新教女傳道進入中國概說
(二)女傳道的各種稱呼
(三)生活模式
(四)工作內容
結語“基督徒女性獨身”:三個維度的評說
緒餘最後的貞女
一貞女群體逐漸解體
二少量貞女存在的原因
三貞女的價值和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主題詞索引
後記
· · · · · ·
作者簡介
康志傑,女,錫伯族,祖籍遼寧義縣,1973年參加工作,1988年獲華中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現為湖北大學政治系教授。憑著對基督宗教來華史研究的興趣和熱愛,已出版《鄂西北磨盤山天主教社區研究(1636—2005)》(台灣輔仁大學出版社,2006)、《教士東來:長江流域的基督教》(中國言實出版社,2006)、《基督教的禮儀》(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尋覓“丟失的記憶”:辛亥革命時期武漢暨長沙聖公會基督徒參與社會變革活動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等多部學術著作,發表論文9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