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教堂音樂

基督教教堂音樂

用於基督教教堂禮拜儀式的聲樂與器樂。源於猶太教會堂儀式音樂,其最古老的部分是演唱《詩篇》及《詩篇》外的聖歌,以猶太教領唱—會眾應答或兩個合唱隊交替的方式詠唱,或吸收其單聲部吟詠的因素,伴奏樂器可能僅用里拉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督教教堂音樂
  • 外文名:Christian Church Music
背景介紹,發展歷史,中世紀,16世紀,19世紀,20世紀,

背景介紹

基督教早期正逢希臘文化的廣泛傳播,希臘的全音階、旋律型和記譜法,以及希臘語主宰了教會儀式,直至公元4世紀中葉。而希臘讚美詩直到6世紀仍是東方拜占庭禮儀的主要特徵。公元313年,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崇拜自由,帝國開始基督教化,拉丁語取代希臘語成為西方教會的禮儀用語,但4世紀末仍用拉丁語演唱希臘讚美詩。由於拉丁語本身的音樂性,5—7世紀產生大量拉丁文聖詠。據說教宗格列高利一世創作、收集過許多聖詠,先是靠口傳保存,至10世紀才有樂譜記錄,現尚存近3000首格列高利聖詠,供教會的彌撒和日課禮拜使用。其特點是單聲部,自由節奏,無伴奏,這種聖詠是8世紀以後西方教堂音樂的主要形式。10世紀前,教會反對任何樂器進教堂。此後,管風琴開始在儀式音樂中伴奏,可能是復調音樂的需要。

發展歷史

中世紀

1054年東、西方教會分裂後,拜占庭教會的禮拜儀式傳到東歐,所用音樂為無伴奏的單聲部詠唱。而在西歐,全新的記譜體系的產生為復調的興起鋪平道路。最初的形式是兩個聲部平行進行,稱為奧爾加農,上聲部是素歌主題,下聲部隔開4、5或8度。逐漸兩聲部的音程有更大自由,與素歌一個長音相對的是一個華麗加花的聲部。12世紀中葉起,奧爾加農發展到了3、4個聲部,並派生出節奏化的克勞蘇拉,後者在13世紀初加上歌詞又派生出經文歌。
中世紀法國經文歌最低聲部是以素歌定旋律,幾個上聲部用不同歌詞,或解釋拉丁歌詞,或用全新的世俗法文歌詞,甚至世俗曲調。這種越軌導致1322年教宗的禁令。14世紀教會音樂以經文歌與彌撒曲為主,代表性作曲家是法國的馬肖,他的《聖母彌撒》是第一部完整的常規彌撒曲。另一代表是英國的鄧斯泰伯爾( John Dunstable,約1385-1453),作有大量經文歌與彌撒曲,影響及於法國勃艮第地區作曲家迪費等人。在迪費及後継者奧克岡、奧布希特等人手中,串聯式彌撒發展到一個新高度。他們的貢獻在兩方面:創造了平衡的聲部的聲樂組體,發展了對位模仿技巧,後者成為後世教堂作曲家的基本風格因素。這一階段集大成者是該樂派的若斯坎。他的學生使上述風格從16世紀初起傳遍歐洲。此後,是嚴格的復調技巧結合義大利優美的旋律—和聲風格(如帕萊斯特里那、拉絮斯等)。義大利則又從古代《詩篇》交替合唱中發展了4、5個合唱隊(其中也有樂隊)形成的協奏風格(如加布利埃利)。

16世紀

16世紀的宗教改革深刻影響了教會音樂。通過用各國語言翻譯歌詞而鼓勵會眾參與儀式歌唱,如德國的眾讚歌,英國的格律《詩篇》及17世紀末產生的讚美歌。義大利在16世紀末產生回到古希臘獨唱的傾向,創造出歌劇與清唱劇,並在教堂音樂中結合歌劇特點(如蒙特威爾弟)。這一歌劇風格在新教的德國產生出奉獻式的音樂崇拜—受難曲、對話曲、《聖經》故事曲以及宗教康塔塔(如許茨)。同時以傳統為基礎進一步發展通奏低音的歌曲、眾讚歌前奏曲、經文歌、受難曲及教堂康塔塔。集大成者是巴赫。此外,巴赫同其前輩布克斯特胡德等人將管風琴音樂發展到新的高峰。
亨德爾則以清唱劇主宰了18世紀英國的教堂音樂。巴赫時代,由於虔敬主義的衝擊,德國新教趨於衰落,教會音樂中心從北方新教轉向南方天主教,後者發展了彌撒曲,如奧地利古典樂派海頓兄弟的交響彌撒曲和莫扎特結合歌劇、交響曲及教堂對位傳統的彌撒曲。後來的作曲家貝多芬、舒伯特、韋伯等人均有彌撒曲問世。

19世紀

19世紀,教堂音樂在歐洲衰落,大作曲家以浪漫主義風格創作音樂會宗教作品,只有二流作曲家才寫日常儀式音樂。天主教會中便產生了改革要求,如回到16世紀風格,用帕萊斯特里那風格創作,恢復真正的素歌風格。

20世紀

20世紀是再生時期,教堂音樂再度繁榮。現代派作曲家紛紛為經文配曲,新教中有沃恩·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1872-1958)、布利頓等人,天主教有梅西昂、彭德雷茨基等,東正教則有斯特拉文斯基。但教堂音樂的主要作曲者仍是教堂管風琴手和唱詩班首席。近幾十年新教低教會派(如英國聖公會一些派別)也對儀式音樂作了改進,既用傳統讚美詩,也用現代流行曲調創作合唱,伴奏樂器有鋼琴、吉他、鈴鼓、小提琴、電子管風琴等。美國黑人教會還用黑人靈歌福音音樂和爵士節奏,或搖滾樂,產生流行音樂式的宗教音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