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類型學的城市設計形態控制本土化研究

基於類型學的城市設計形態控制本土化研究

《基於類型學的城市設計形態控制本土化研究》是依託華南理工大學,由李敏稚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類型學的城市設計形態控制本土化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敏稚
  • 依託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城市規模迅猛發展和全球化經濟格局形成,對城市設計理論和實踐發展產生了巨大衝擊。日趨複雜化的城市功能及其空間載體,與城市個性特色的消失和建成環境品質的下降,構成了中國城市化進程中一對鮮明的矛盾。本研究以城市設計的形態控制方法為核心,針對城市設計中形態塑造普遍缺乏理性規則和標準、實操性方法和技術路線、忽視傳統性和地域性等問題,提出基於類型學的城市設計形態控制本土化的研究假設。通過對當代西方基於形態準則的城市規劃設計體系發展的全面深入研究,提出採用以類型學為基礎的圖式語言進行形態分類、抽象、提煉、繼而推演的方法,探討建構中國城鎮化背景下的城市設計形態控制體系,並進一步將其量化為核心參數和設定程式模型,實現可視化、互動式的城市三維建模。本研究可望為建立本土化的城市設計形態控制體系提供基本的框架、範疇和方法,並為城市設計的數位化建模、多方案評價和精明決策、與城市規劃實施管理體制的銜接提供科學依據。

結題摘要

近幾年隨著經濟發展放緩和土地供應收緊,城市發展轉向更為理性和精細的模式。住建部公布的《城市設計管理辦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北京副中心、雄安新區建設提出“國際視野”和“千年城市”口號,各地如火如荼的“城市雙修”運動……從中央到地方對城市設計的重視標誌著新的發展時代已經來臨。 基於此背景項目增加了一些新的研究內容,以使結論更具有成果轉化和實踐指導意義。研究與形態準則相關的中西方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發展,重點分析西方城市規劃和設計體系中形態控制技術的形成、套用及發展。研究類型學方法在新常態下城市形態導控中如何變通和套用,尤其在建立空間原型和行為模式之間聯繫、凸顯文化性、建立圖示語言進行空間推演、精確管控城市空間核心要素等方面。結合大量項目實踐建構本土化城市設計形態導控體系並不斷進行修正。 連續兩年SRP項目《基於建築類型學的廣州城市空間形態原型研究》和《基於大數據挖掘的廣州城市公共空間形態原型套用研究》,以公共空間要素為對象進行原型提取並結合大數據技術進行設計套用研究取得關鍵成果;中央高校研究項目《低能耗目標下基於“形態參數”套用最佳化的嶺南街道邊界形態導控研究》,研究城市適宜密度及其如何通過形態導控技術在街區層面實現;《楚雄州建築風貌城市設計導則》項目建立了完整的指標控制體系、建立拓展資料庫和規則並預留將來規劃實施接口;《廣州琶洲A區城市設計》項目在國內首次引入地區城市總設計師制度,構建基於信息技術集成的城市分析和設計控制平台成效顯著;《中山市總部經濟區城市設計》項目從立項到概念到城市設計加控規調整,再到各地塊詳細設計與建設,完整實踐了全過程的城市設計空間形態精確導控。 研究倡導回歸城市空間形態建構機理和場所營造本身,為理性的城市形態設計和導控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參照,為應對當前城市設計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建立起動態彈性的技術邏輯和反饋機制,促進了本土化城市設計形態導控及其實施管理技術的進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