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透明的醫源性感染指標測量的基準研究》是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賴曉全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透明的醫源性感染指標測量的基準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賴曉全
- 依託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醫源性感染(HCAI)防控領域亟待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中,用於公開的HCAI指標及其風險調整模型等基準問題備受政治與技術領域關注。 本理論研究擬從透明角度,基於HCAI指標分布特徵,在生態學模型和Donabedian質量管理模式基礎上分別建立的風險因素範式及HCAI指標體系範式指導下,使用紮根理論尤其是其開放編碼技術、專題小組討論等,形成HCAI指標選擇的理論標準、概念模型等。 採用現況調查資料驗證理論研究成果,確定指標選擇標準、最優指標及關鍵風險因素,建立風險因素路徑模型;採取回顧性調查資料驗證及再評價風險因素及概念模型,建立基於透明的HCAI指標最優風險調整模型;分析方法包括因子分析、負二項回歸、逐步回歸等;模型評價指標擬使用信度、效度、C指數等。 研究成果力求促進透明理論運用及創新、強化HCAI防控的方法基礎,實現HACI監測與公開的科學化、現代化,提升監管能力,降低HCAI
結題摘要
醫源性感染(HCAI)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HCAI指標的公開透明是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率的一種監管方法,為解決用於公開的HCAI 指標及其風險調整模型等關鍵技術問題,本項目圍繞 HCAI 指標的選擇標準、指標、指標風險因素及風險調整模型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在生態學模型和 Donabedian 質量管理模式基礎上,採用文獻法、DELPHI 法、專題小組討論、開放編碼技術、實證研究等方法,項目重要結果、關鍵數據及其科學意義如下:第一,確定了9個HCAI指標選擇標準,分別是準確性、可預防性、數據的易獲得性、影響性、數據的易管理性、及時性、易風險調整性、理解性和普適性,這為科學選擇公開報告的醫院感染指標、實現透明監管提供了依據。第二,22個HCAI指標得以推薦公開,各類綜合得分排名前3位的分別包括:①過程指標:圍手術期預防性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依從率、同病種I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同病種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②結果指標:手術風險分級(NNIS分級)手術部位感染率、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髮病率、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髮病率,這些指標為最終實現透明監管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循證依據。第三,形成了30個風險因素,篩選出10個風險調整因素,占風險因素總數的1/3,分別為:BMI、ASA評分、糖尿病、高血壓、合併B肝或C肝、年齡等,這些風險因素為進一步建立風險調整模型奠定了基礎。第四,形成了風險調整模型集,並進行概念模型的設計、構建及驗證,結果表明Logistic回歸與Poisson回歸構建的風險調整模型包含同樣的變數(BMI和ASA評分),計算的標準化感染比高度一致,新建的Logistic回歸風險調整模型的C指數為0.63,高於NNIS風險指數模型(0.60);新建的Poisson回歸風險調整模型的Pearson擬合度檢驗P=0.95,高於NNIS風險指數模型(P=0.85);調查的T醫院2013和2014年的SIR分別為1.4和0.9;2013-2014的8個季度中有4個季度的SIR小於1,另外4個季度的SIR大於1;2015年8月調查的T醫院、X醫院、S醫院的SIR分別為1.0,1.3,1.1;標準化感染比(SIR)適用於醫院內時間縱向比較及醫院間橫向比較,能夠有效反映醫院感染管理績效,顯示出與標準的差距,為醫院感染績效管理提供科學的、可比性的基準參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