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辦公室健康照明需求的光譜非視覺生物效應研究

基於辦公室健康照明需求的光譜非視覺生物效應研究

《基於辦公室健康照明需求的光譜非視覺生物效應研究》是依託同濟大學,由林怡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辦公室健康照明需求的光譜非視覺生物效應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林怡
  • 依託單位:同濟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我國現有大量的日光受限的辦公空間,實現此類空間的健康照明將利於辦公人員的身心健康,對於改善其工作、生活狀態,提高健康水平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本研究在國內外辦公室照明相關理論研究基礎上,基於光非視覺生物效應理論,進行照明、視覺、醫學、心理學的多領域、跨學科合作研究模式。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針對我國辦公空間的使用特點,圍繞辦公人員身心健康的需求,以滿足視覺功效需求為前提,以比較實驗為手段,研究光譜的非視覺效應。課題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我國辦公室照明需求現狀的實證研究;模擬辦公室照明條件下光譜非視覺生物效應實驗研究;利於辦公室健康照明的光譜套用策略研究。本研究將為改善我國的辦公光環境品質,實現健康照明,創造利於人體身心健康及工作效能的工作環境提供理論依據和實驗支持;並有助於完善辦公空間現有以視覺為主導的照明質量評價體系。

結題摘要

辦公室工作人員日間的絕大部分時間在辦公室內度過。缺乏足夠的光照或不當的光照,可能會通過光的生物效應對辦公人員的身心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本研究對20間建成辦公空間進行實地調研,記錄其採光及人工照明基本情況,另採集190份調研問卷,對辦公人員睡眠質量、疲勞度、愉悅度、覺醒度、光環境評價等指標進行主觀評估。結果顯示人員工作位置距窗戶的距離與睡眠質量顯著相關,距離窗戶近的工位利於人員的入睡和睡眠品質。近窗距離與人員的疲勞度和愉悅度沒有顯著相關性,但與“睏倦度”顯性相關。另現場實測結果顯示,我國辦公空間總體照度水平偏低,30%的工作面平均水平照度低於300lx。所有空間平均垂直照度均低於1000lx,且只有4個超過500lx。 第二階段現場改造對比實驗研究,以一開敞式辦公空間內的25名工作人員作為實驗對象進行為期7周的現場實驗研究,並通過發放網路問卷以及使用睡眠監測手環,收集被試的睡眠、情緒、覺醒度等主客觀的相關數據。研究發現相較於基礎場景,改造場景(總體6500K,500lx以及開始工作的前45分鐘覺醒照明8000K, 眼部照度1000lx)對於人員上午的警覺度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對情緒評價指標“愉悅”和“歡樂”有顯著的有利影響,並有助於緩解上午的精神疲勞。 第三階段的實驗間多目標生物效應實驗研究在無自然光環境下,人工光刺激對辦公人員褪黑激素、認知能力、腦波活性、工作效率、覺醒度、睡眠質量等相關因素的影響作用。數據顯示場景B(眼部照度1000lx、17000K)對比場景A(工作面照度300lx、4000K),對於人體褪黑激素分泌量的抑制作用顯著(p=0.031<0.05)。可認為富藍白光相對於中低色溫白光對褪黑激素含量存在顯著的抑制作用,而缺乏光照刺激,導致褪黑激素分泌量在日間仍顯著增加。 結果顯示辦公空間總體照度水平低下,不利於人員的晝夜節律,影響身心健康。使用人工照明給予人員適當的光照刺激補償,可以提高覺醒度、愉悅感,也利於在日間時段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量,是在現有辦公條件下實現健康光環境的可行改造方式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