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第二代測序技術的松果體轉錄組的晝夜節律研究

基於第二代測序技術的松果體轉錄組的晝夜節律研究

《基於第二代測序技術的松果體轉錄組的晝夜節律研究》是依託吉林大學,由付聰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第二代測序技術的松果體轉錄組的晝夜節律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付聰
  • 依託單位:吉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哺乳動物松果體遵循24小時的晝夜節律,分泌褪黑激素,在哺乳動物性成熟、冬眠、新陳代謝以及季節性繁殖等方面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截至目前對於松果體轉錄組的研究表明,大量松果體細胞內的基因存在著顯著的晝夜差異性表達,而且這些差異性表達基因除了參與褪黑激素的合成分泌,還參與許多其它的生物過程。 . 本項目計畫通過採用第二代測序技術(RNA-Seq),對大鼠松果體表達數據進行進一步的擴展,在之前僅針對成年大鼠晝夜兩點取樣的基礎上,增加取樣的發育階段(胚胎到成鼠)和時間點(24小時周期內取6個點),進而分析松果體特異的基因表達調控模式。此外,針對大鼠基因組注釋相對不完全的問題,基於RNA-Seq測序數據,我們將在lncRNA、轉錄物亞型(isoform)、3'UTR等方面對此進行補充和擴展。

結題摘要

哺乳動物松果體遵循24小時的晝夜節律,分泌褪黑激素,在哺乳動物性成熟、冬眠、新陳代謝以及季節性繁殖等方面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科學家對於松果體轉錄組的研究自1987年起就沒有停止過。 去年三位從事生物鐘晝夜節律相關研究的科學家 (Jeffrey Hall、Michael Rosbash 和Michael Young)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足以證明該領域對於人類健康的重要意義。從Northern Plot到Microarray,對於松果體轉錄組的研究表明,大量松果體細胞內的基因存在著顯著的晝夜差異性表達,而且這些差異性表達基因除了參與褪黑激素的合成分泌,還參與許多其它的生物過程。 本項目結合最新的測序技術和生物信息學方法,旨在探尋更多有意義的生命信息,我們的主要研究內容分為以下三部分: 1. 通過採用第二代測序技術(RNA-Seq),對大鼠松果體表達數據進行進一步的擴展,在之前僅針對成年大鼠晝夜兩點取樣的基礎上,增加取樣的發育階段(胚胎到成鼠)和時間點(24小時周期內取6個點),進而分析松果體特異的基因表達調控模式。 2. 此外,基於RNA-Seq測序數據,我們對大鼠基因組進行了重新拼接,探測選擇性剪下位點,並且獲得大量3'UTR擴展。在這些新擴展3’UTR上,我們計算預測得到上千個進化保守的microRNA綁定位點,進而擴展了哺乳動物轉錄後調控網路,特別是其在晝夜節律調節相關的特異影響。 3. 此外,我們聯合NIH、復旦大學、康奈爾大學的一些相關領域的同行,整合了6個物種(人類、大鼠、小鼠、斑馬魚、雞以及恆河猴)晝夜節律相關的多物種轉錄組數據,構建了一個The SNE Transcriptome Profiling資料庫,並以此資料庫為基礎,構建了一個集數據檢索、可視化、數據集下載為一體的服務型網站,旨在為相關領域的生物學家提供一個簡單明了的數據查詢平台,目前網站在合作範圍內半公測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