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空間位置編碼的時間知覺的研究》是依託華中師範大學,由范炤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空間位置編碼的時間知覺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范炤
- 依託單位:華中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時間知覺是認知心理學的一個前沿領域,雖然大量研究表明視覺刺激的基本屬性(例如大小、明度、物理距離、速度等等)可以直接影響我們主觀的時間判斷,然而迄今為止,對另一類重要的視覺屬性-客體空間位置是否能夠影響主觀時間判斷卻沒有直接的實驗研究。本項目在吸收前人實驗方法的基礎上,發展出兩個較新的實驗範式,並利用行為、眼動和ERP技術系統探討基於空間位置編碼的時間知覺的加工機制及神經基礎。研究問題包括:是否存在基於空間位置編碼的時間知覺,空間位置編碼對時間知覺的制約發生在什麼層次,時間知覺的空間容量,以及何種因素影響這種空間容量。為使以上問題可操作化,本項目提出了若干可直接驗證的研究假設,例如空間位置數目增加導致的主觀時間延長。本項目更進一步探討了空間位置數目引發的時間延長效應的電生理基礎,以及時間知覺的空間容量的ERP指標。
結題摘要
時間知覺是認知心理學的一個前沿領域,雖然大量研究表明視覺刺激的基本屬性(例如大小、明度、物理距離、速度等)可以直接影響我們主觀的時間判斷,然而迄今為止,對另一類重要的視覺屬性-客體空間位置是否能夠影響主觀時間判斷卻沒有直接的實驗研究。該領域一個核心研究問題就是時間加工與空間加工之間的互動影響,特別是空間加工對時間加工的制約及其神經機制。在吸收前人實驗方法基礎上,本項目發展出兩個較新的實驗範式,以行為和心理物理學方法系統探討了基於空間位置編碼的時間知覺的加工機制,並通過腦電和MEG技術探討了基於空間位置編碼的時間知覺的電生理指標,以及時序性影響空間加工的神經機制。在此基礎上,我們根據近年來國際學術前沿最新發展 (Dehaene & Brannon, 2010; Maniadakis & Trahanias, 2014; Walsh, 2003),特別是研究者提出的時間、空間、數量共享同一抽象數量表征系統的ATOM(A Theory Of Magnitude)理論,進一步研究了時間知覺、空間加工和數量加工之間的複雜相互作用。在以上研究背景和思路的指導下,我們把本項目研究內容和研究計畫要點劃分如下,包括:是否存在基於空間位置編碼的時間知覺,同時性時間知覺的空間容量,何種因素影響同時性時間加工的空間容量,空間位置編碼對時間知覺的制約發生在什麼層次,以及抽象數量表征(時、空、數)間的互動作用等。為使以上問題可操作化,本項目提出若干可直接檢驗的研究命題,取得一系列重要實驗數據並驗證了多個實驗假設,包括空間位置數目增加導致的主觀時間延長,基於空間位置編碼的時間知覺的空間容量的有限性,空間注意等因素影響同時性時間知覺加工的空間容量,時序性調控空間定向任務,以及數量/空間動態變化影響時間/數量加工等。本項目實施以來已經資助發表SCI/SSCI英文論文6篇, 國核心心期刊3篇,普通中文期刊論文2篇,在國內國際學術會議做口頭報告或張貼9次。總體來講,本項目按照原計畫開展了一系列實驗研究,取得多項研究成果,基本回答了原始申報書中所提的研究問題。在項目的動態執行過程中,對個別實驗設計做了調整,並結合理論問題和相關文獻的最新發展,在研究計畫實施中進一步充實、提升了相關研究設計和研究內容的學術價值。項目整體研究工作量、研究成果產出數量、研究內容的未來學術拓展價值等方面均達到原始項目申報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