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無速率聯合編碼調製的無縫鏈路自適應技術

基於無速率聯合編碼調製的無縫鏈路自適應技術

《基於無速率聯合編碼調製的無縫鏈路自適應技術》是依託同濟大學,由吳俊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無速率聯合編碼調製的無縫鏈路自適應技術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吳俊
  • 依託單位:同濟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鏈路自適應技術使通信傳輸速率與信道條件匹配,從而取得最佳傳輸效率。傳統的鏈路自適應技術依賴於準確及時的信道反饋來調整功率、碼率和調製方式,在實際系統中很難保證信道估計的精確度和信道反饋的及時性;其次,在傳送端採用有限的調製方案和編碼速率形成的的組合個數有限,表現為譜效率呈現台階狀。. 本項目針對基於無速率聯合編碼調製的無縫鏈路自適應技術這一新的研究方向,研究無速率編碼調製的最優設計問題,通過外部互信息傳遞圖和距離譜來研究碼的構造問題;研究信源壓縮與無速率編碼調製的聯合最佳化,以及無速率編碼調製的成形(Shaping) 問題,並擴展到Relay支持下的協同無速率自適應編碼調製;進一步研究適合硬體實現的基於循環移位單位矩陣的碼構造問題。我們力爭通過本項目發展出一套理論上逼近信道容量、機制上實現無縫自適應、複雜度上可控的面向下一代無線通信的鏈路自適應技術。

結題摘要

鏈路自適應技術使通信傳輸速率與信道條件匹配,從而取得最佳傳輸效率。傳統的鏈路自適應技術依賴於準確及時的信道反饋來調整功率、碼率和調製方式,在實際系統中很難保證信道估計的精確度和信道反饋的及時性;其次,在傳送端採用有限的調製方案和編碼速率形成的的組合個數有限,表現為譜效率呈現台階狀。本項目從無速率編碼調製分析設計、無速率編碼調製技術方法、面向硬體實現的無速率編碼調製構造三個方面進行了研究並取得了成果。在無速率編碼調製分析與設計方面:提出了對調製符號進行模擬混沌編碼的鏈路自適應技術,開創了一種新的不同於數字編碼技術的鏈路自適應方法;提出了可以同時達到信源壓縮和信道保護作用的S-Spinal編碼方案,逼近香農容量限;設計了一種能自動適配信道質量的系統Raptor碼,先傳送具有較大的度的碼字,後傳送具有較小的度的碼字,能達到更好的鏈路自適應效果。在無速率編碼調製技術方法方面:研究了Relay節點支持下的協同無速率編碼調製技術,並設計了最佳化的聯合解碼器;提出一種融合信源壓縮、信道糾錯保護的無縫碼率自適應技術,可在時變的無線信道中獲得穩定的視頻質量。在面向硬體實現的無速率編碼調製構造方面:設計了基於多層循環移位單位矩陣的無速率編碼調製生成矩陣,該生成矩陣能達到很高的解碼並行度;設計並實現了一個基於無速率編碼調製和軟體無線電的全景視頻傳輸系統;設計並實現了基於無速率編碼調製的實時全景拼接及人臉檢測系統;設計實現了一種偽模擬無線視頻傳輸系統的硬體系統,並進行了最佳化。我們通過本項目發展出了一套理論上逼近信道容量、機制上實現無縫自適應、複雜度上可控的面向下一代無線通信的鏈路自適應技術。相關成果獲得了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並包含在2017年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以及2018年上海市技術發明一等獎成果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