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投入產出法的最終需求對GDP的結構乘數研究,屬於國民經濟學科,作者顧俊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投入產出法的最終需求對GDP的結構乘數研究
- 外文名:Research on GDP’s structural multiply of final demand on basis of input-output model
- 作者:顧俊龍
- 關鍵字:國民生產總值 社會總需求 投入產出分析 乘數 數學模型
- 學科專業:國民經濟學
- 導師:劉起運
-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 學位授予時間:2008
- 館藏號:F222.33
- 館藏目錄:2009\F222.33\1
中文摘要
1.本文的主題:是利用投入產出方法,研究最終需求對GDP的結構乘數。所謂結構乘數,是區別於總量意義上的矩陣化的乘數。凱恩斯經濟理論的乘數是總量意義的乘數,如投資乘數。本文研究的結構乘數是以矩陣形式或向量形式的乘數,它不再是一個數字,而是由若干個數據組成的具有一定經濟意義的乘數。通過結構化的乘數,可以觀察最終需求對各行業最終產品的影響,進而觀察對GDP的影響。 2.論文選題依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基本告別了短缺經濟時代,實現了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在供與求這個矛盾中,供給己不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商品市場上基本沒有供不應求的商品,需求則成為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國已經具備了凱恩斯經濟學的理論前提,解決需求問題成為保持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關鍵政策內容之一。在目前GDP普遍受到關注的背景之下,研究最終需求與GDP的關係,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和實踐價值,有助於認識最終需求與GDP的內在關係,為政府從需求側調控經濟,進而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增長目標提供決策依據。 3.理論基礎:一是凱恩斯乘數理論。乘數是凱恩斯經濟學的理論支柱之一,是凱恩斯關於政府干預政策的理論基礎。通過凱恩斯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型,可以計算投資乘數、政府支出乘數等一系列乘數,這些乘數反映了初始變數變化通過經濟運行機制使經濟重新達到平衡狀態時的經濟關係。二是列昂惕夫投入產出經濟學。列昂惕夫在投入產出模型基礎上提出了投入產出乘數。投入產出乘數是以最終需求為自變數而計算出的最終需求對社會總產品的放大效應,即一種最終需求將會產生於數倍於自身的總產品。如果把列昂惕夫逆矩陣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投入產出乘數與凱恩斯乘數有同樣的形式,只不過反映的經濟關係有一定的差異。差異表現在:第一,凱恩斯乘數反映是最終需求變數對國民收入的乘數,投入產出乘數反映的是最終需求變數對社會總產品的乘數。從國民經濟核算理論的角度來看,總產品是所有企業單位提供的所有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量,國民收入則是產品和服務總值中扣除中間產品價值後的新增價值部分。因此,從國民經濟核算理論來看,總產出總量大於國民收入總量。第二,凱恩斯乘數理論並沒有說明乘數通過什麼途徑和機制來實現,沒有講清國民收入產生的真正來源,只是利用國民收入決定模型和國民經濟均衡條件說明乘數的形成過程。投入產出乘數則說明了國民收入產生的內在機制——生產過程,即最終需求變數引起收入變化,收入引起生產的擴大,生產擴大引起收入增加。生產是收入的來源,只有生產擴大了,收入才能增加。因此投入產出乘數揭示了國民收入增加的真正來源。三是二階段投入產出法。二階段投入產出法借鑑投入產出表框架,以各行業的最終產品為控制量,構建消費和投資核心矩陣,建立最終產品內部關係的模型。建立二階段投入產出模型的目的是反映需求變數對GDP的乘數。 4.研究最終需求對GDP乘數的必要性。最終需求對GDP的影響已經有各種各樣的論述,在凱恩斯理論中,均衡的國民收入等於消費、投資和淨出口。任何一個最終需求變化都會影響到整個國民收入的變化。從國民經濟支出法核算角度看,GDP=最終消費+資本形成+淨出口。從巨觀經濟運行角度看,最終需求對國民經濟的影響無所不在,作為調控國民經濟運行的中間變數,最終需求變化往往作為調控經濟運行是否成功的判斷指標進行評估。在經濟低迷時,投資、消費、出口的增長變化是判斷巨觀經濟形勢向好方向轉變的依據,在通貨膨脹時,最終需求變數增長變化是判斷巨觀經濟形勢轉入正常的依據。 GDP指標在巨觀經濟指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成為經濟研究的主要指標。我國成為一個世界經濟大國,其判斷依據之一就是GDP規模。我國經濟發展目標也離不開GDP,黨的“十七大”確定我國未來發展的目標,唯一的數量指標就是“人均GDP翻兩番”。因此,不論人們如何對GDP進行非議,但GDP作為一種觀察巨觀經濟總量指標和評價經濟實力的指標,其重要性不容否定的。 最終需求與GDP有著怎樣的數量關係,如何通過調控最終需求來影響GDP的變化,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它對於認識最終需求與GDP的關係,對於充分利用最終需求的GDP乘數來調控經濟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5.最終需求對GDP的結構乘數理論模型。以二階段投入產出法和局部閉模型投入產出法為基礎,以研究最終需求對GDP的影響為目標,構建最終需求對GDP的乘數模型。二階段投入產出法是借鑑投入產出表框架,以各行業的最終使用為控制量,以最終需求某一變數的矩陣為核心,建立最終需求變數對GDP的乘數。局部閉模型是在列昂惕夫投入產出表的基礎上,將消費和收入變數、投資和儲蓄變數併入第Ⅰ象限,從而形成局部閉模型投入產出表。局部閉模型法計算最終需求變化對總產品的影響,利用各行業增加值率,建立最終需求變數影響各行業增加值變化的模型。由於各行業增加值之和為GDP,因此,建立的最終需求變數對各行業增加值影響模型被稱之為最終需求對GDP的結構乘數模型。 6.實證研究。每五年一次的投入產出調查資料,為構建最終需求對GDP結構乘數模型提供了其他調查難以代替的詳實資料,特別是投資矩陣構建只能建立在每五年一次的大規模投入產出調查基礎之上。以最近的投入產出調查年份—2002年河南省投入產出調查資料構建投資矩陣、局部閉模型矩陣,計算一定的消費、資本形成、出口(流出省外)結構下,各最終需求變數對GDP的結構乘數。結果表明,消費、投資、流出省外對GDP的拉動效果都超過1,說明這些最終需求變化對GDP的影響大於最終需求本身,最終需求變化對GDP是有一定的放大效應。擴大任何一個最終需求變數均能對各行業增加值的增加,進而對GDP產生重要的影響。研究中發現,一是最終需求對GDP結構乘數的形成受邊際消費的影響,同時也受產業結構、中間需求(技術水平)以及最終需求本身結構、各行業增加值率的影響。二是投資乘數具有擴大供給和需求的兩面性。投資不僅具有拉動需求和經濟成長的作用,同時還有增加供給的作用。消費乘數和出口(流出省外)乘數則是單邊性的。 7.乘數運行環境。最終需求對GDP的乘數運行需要一定的前提條件和運行環境,這是乘數實現的基礎前提和條件。概括起來,乘數運行需要具備下列條件:一是最終需求擴大以具有閒置生產能力為前提,最終需求的擴大不引起價格上漲。二是產業基本齊全,產業關聯度高,乘數通過產業之間的關聯而產生波及效應。工業化程度越高,產業的分工越細,產業間的聯繫就更加密切,乘數正是通過產業間的傳導而發生作用的,如果產業鏈斷裂或嚴重不全,產業間的聯繫就會割裂,乘數運行就會遇到阻礙。三是儘量減小乘數運行中的漏出現象。如儲蓄、稅收、進口。四是社會再生產過程順利進行。市場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媒介作用,市場的順利運行也就意味著生產過程的順利進行。社會再生產過程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正是通過循環往復的過程,乘數才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五是對經濟形勢的預期會加速和減弱乘數的作用。對經濟形勢不同的預期對乘數發揮作用的影響是不同的,對通貨膨脹和經濟形勢緊縮的預期,都會影響居民的消費行為,從而改變邊際消費傾向,影響乘數的變動。 8.產業增長變化的需求貢獻。從根本上來講,需求因素才是產業結構變動的真正原因,需求因素不僅對產業結構變動具有明確的導向作用,而且會誘發技術創新和產業政策變化。研究表明,最終需求在產業增加值增長變化中的貢獻與該產業的屬性有關,與居民生活相關的產業受消費需求的影響大,如農業和服務業增長受消費需求的影響大;資本品工業受投資的影響大,工業增長受投資的影響大,出口(流出省外)對產業增加值增長的影響是積極的。 9.改進乘數運行環境,最大程度發揮需求乘數對經濟的影響。關鍵點在於選擇合理有效的政策,保持乘數機制順暢運行,理順乘數運行機制。一是要努力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或穩定邊際消費傾向。低收入群體具有邊際消費傾向高的特點,增加這一群體的收入,對促進消費增長具有重要的意義。二是儘快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改善居民的經濟預期。可以看出,我國在加快步伐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但社會保障體系只能是寬覆蓋、低水平的。三是實施積極推進工業化進程的政策,增強產業之間的關聯性。工業化導致了傳統產業升級,分工細化,產業之間的關聯度提高。推進工業化進程,既是我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加快社會轉型的必然要求,也是乘數充分發揮作用的必然要求。四是提高投資效率。投資效率跟投資結構、投資乘數運行機制兩個因素密切相關。從投資結構看,投資於產業關聯性強的項目,產業的拉動作用通過產業之間的關聯傳導得更遠,波及效應更強。相反,投資於產業關聯小的項目,其拉動鏈條短,拉動作用也就小。所以從投資波及效應的角度來看,投資應當主要投向製造業,因為製造業的關聯性強,影響力係數較大。從投資乘數運行機制看,若投資不能很快形成收入,或收入不能很快形成消費,勢必制約投資乘數作用的發揮。在投資向收入轉化過程中,主要的障礙是賒欠、工程款的拖欠,說到底是企業的信用問題。五是調整出口(流出省外)的結構,提高出口(流出省外)的拉動力。在產業政策上,應當促進技術進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重點鼓勵和支持一批出口企業,突破有關技術瓶頸,開展技術創新,增強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在產品政策上,發展裝備製造業,促進裝備製造產品出口將是出口產品結構調整的重點。 本文的結論是:利用二階段投入產出法和局部閉模型均可計算最終需求對GDP的結構乘數。二階段投入產出法計算的最終需求對GDP結構乘數,是根據最終產品內部的關係即旁側效應來建立模型和進行計算的。它反映了某一最終需求變數拉動GDP變化的數量關係。這種模型徹底擺脫了列昂惕夫投入產出法的局限,解決了最終需求對各行業最終產品(總和為GDP)的乘數問題。但也有資料難以取得、最終產品調整項過大的問題。局部閉模型計算出的最終需求對GDP的結構乘數,是在列昂惕夫模型基礎上,加以改進來計算的。這種模型優點在於資料易於取得,但問題是它沒有徹底改變列昂惕夫投入產出模型放大總產品的局限性。儘管這兩種模型方法計算出的最終需求對GDP的結構乘數都不盡完美,但這兩種乘數對實際經濟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