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戰略性信息披露的公司治理溢價研究

《基於戰略性信息披露的公司治理溢價研究》是依託南開大學,由牛建波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戰略性信息披露的公司治理溢價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牛建波
  • 依託單位:南開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本課題率先從戰略性信息披露視角探索和研究治理溢價的權變特徵,運用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框架,在綜合考慮CEO權力和聲譽機制影響的情況下,分析CEO、其他高管人員與獨立董事之間的博弈對高管人員私有信息戰略性披露策略的影響以及戰略性信息披露策略對治理溢價的影響渠道和機理;同時,利用中國證券市場的面板數據,在充分考慮和處理變數內生性、測量誤差等問題的基礎上,使用GMM等計量方法,對理論假設進行實證研究,並挑選典型企業進行案例研究,對前面的理論結論進行檢驗、完善和修正。.本課題的研究將為我們提供關於中國情境下公司治理作用的更為深層次的認知,釐清對公司治理價值的一些偏頗認識,提升投資者理性認知;本研究有利於從信息傳遞這一新視角為我國公司治理實踐者提供創造治理溢價新的思路,為證券監督管理部門提供制定監管規則新的啟示。

結題摘要

本課題在對海內外已有公司治理研究進行系統梳理和研究的基礎上,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企業制度改革特別是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的模式和路徑進行了梳理和總結。轉型經濟中的中國呈現了獨具特色的治理模式:以行政型治理為起點,逐步實現從行政型治理到經濟型治理的轉型。 課題組成員在闡述高管權力研究進展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個高管權力研究的一般框架,並結合中國轉軌經濟的特殊情境,提出了釐清不同種類高管權力的關係、將系統性思維和本地化情境相結合等建議,為高管權力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和借鑑。 正如我們在項目申請書中所闡述的,本研究的治理溢價是指,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那些治理水平較高的公司,因其決策質量更高,從而能夠為投資者帶來超常收益。一些學者(如李維安和牛建波,2006;牛建波,2008;王福勝和劉仕煜,2009)發現中國股市存在治理溢價證據。本課題主要從信息角度(投資者角度),探索了機構投資者、信息披露、政治關聯等公司治理制度是否能夠產生溢價,以及產生溢價所需要的環境條件,即治理溢價權變特徵。治理溢價可能在公司的多個層面上體現出來,本課題主要從企業的投資行為、高管非自願性變更、自願性信息披露、避稅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進行了考察。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深化了對公司治理溢價及其權變特徵的理解和認識。舉例如下: 首先,當考慮公司的信息成本時,獨立董事的治理溢價呈現不同的變化。在獨立董事獲取信息成本低的公司,增加獨立董事比例會提高公司績效;而在獲取信息成本高的公司,增加獨立董事比例則會破壞公司績效。 第二,率先提出和檢驗了新興市場中基金在監督大股東對小股東的侵害方面所發揮的獨特治理作用,基金公司發揮了有效監督大股東的治理作用,並帶來了治理溢價。 第三,從微觀視角採用綜合政府質量指數,關於政府治理質量對企業層面資本配置效率影響的研究,提供了解釋政府推動型經濟成長方式對改革進程影響的微觀證據,也為政府治理的溢價問題提供了新的認知; 第四,企業會主動地利用政治身份實施稅收規避行為,不僅有助於理解政企關係對避稅行為的影響, 而且豐富了政治關聯與企業稅收行為曲以及公司治理與稅收規避行為關係的研究。 經過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努力,本項目對公司治理溢價產生的機制進行了較為細緻的研究,較好地完成了預期目標。但是,由於時間和精力有限,還有很多尚未探索的治理溢價相關的問題,我們今後會繼續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