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形態特徵的世界柵蛛科系統學研究》是依託西南大學,由張志升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形態特徵的世界柵蛛科系統學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張志升
- 依託單位:西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柵蛛以其紡器橫向排列成柵欄狀而得名,是蜘蛛由地下向地表、再到地上空間進化的重要中間類群。但因個體相對較小、種類偏少而長期未引起蛛形學家的足夠重視。目前這一類群已知27屬248種,全世界分布,圍繞這一類群存在著諸多分類學問題,如物種多樣性認識不夠、屬級階元混亂、科和亞科界定不清、甚至科的歸屬也不甚明確等問題。本研究從形態學角度入手,以目前最為清晰的顯微攝影、電鏡掃描以及手繪圖等多種手段相結合,在已有的對中國、北美和南美區系126種柵蛛(含42新種)分類研究的基礎之上,首次開展全世界柵蛛的系統學研究:鏡檢約300種柵蛛(含已知種210種以上),清理和修訂已存在的分類學問題、發現和記述新的物種和屬級階元;梳理柵蛛分類體系;分析柵蛛科內以及與近緣科之間的系統發育關係;並對柵蛛的地理分布和演化進行探討。
結題摘要
柵蛛個體不大,最顯著的特徵是紡器橫排似柵欄狀、氣孔遠離紡器基部。但近些年來,基於一些系統發育分析或比較結果,大量不具備上述特徵的種類被移入本科,造成該科混亂的局面。項目組在四年的時間內,檢視標本3000餘號(包括模式標本100餘號)的基礎上,對全世界範圍24屬近300種柵蛛進行了系統學研究。研究結果包括:提出擬訂立的新屬3個,恢復生效的屬名1個,提出了3個屬級新異名;新種26個,種級新異名1個,重新生效的種名2個,種級新組合16個,單性新發現1個;對全世界柵蛛的24個屬編制了檢索表;選擇了31屬41種蜘蛛作為內群,以與柵蛛相關的漏斗蛛科、暗蛛科、並齒蛛科和卷葉科的5個代表種作為外群,共選取了44個形態性狀,對柵蛛的單系性和屬間關係進行了支序分析,結果表明,柵蛛目前依然不是單系群;對柵蛛在全世界的分布特點進行了歸納總結;重新梳理了可以用於柵蛛科內分類鑑定和種屬間識別的一些關鍵特徵,如:副納精囊相對大小與位置、交媾管相對長度、生殖球的形狀、插入器基部位置、中突有無與相對大小、跗舟溝形狀和長度;氣孔的相對位置;發聲器官的位置與結構特點、眼睛的數量;腹部腹面特有的短毛等其他特徵;完成了標本顯微照片1000餘張、手繪圖120張、電鏡照片200餘張、柵蛛生態照片20餘張。 受一些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仍有一些模式標本未能在項目執行期完成檢視,系統發育結果未能就柵蛛科的單系性和科內各類群間的相互關係提出好的結論,也未能就柵蛛的起源與演化有任何結論。結合近期系統發育研究的進展,項目組將在未來幾年的工作中,期待有機會以分子標記為主要手段,繼續探討柵蛛的系統發育、起源和演化等問題。 在本項目資助下,共發表學術論文 24篇(含SCI論文12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出席國內外學術會議14次,承辦大型國際學術會議1次;培養博士研究生1名,碩士研究生1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