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受體模型的城市機動車排放顆粒物吸入因子研究

《基於受體模型的城市機動車排放顆粒物吸入因子研究》是依託南開大學,由金陶勝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受體模型的城市機動車排放顆粒物吸入因子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金陶勝
  • 依託單位:南開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可吸入顆粒物(PM10)是影響我國大氣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機動車排放雖然不是顆粒物污染的首要來源,但其成分複雜且接近城市密集人群,因此機動車排放所致的顆粒物污染問題與人們健康密切相關。近年來,從吸入因子角度(即污染源排放的物質最終被人體吸入的比例)分析污染物環境影響逐漸成為一個研究熱點,然而在有關吸入因子的研究中,如何準確表征人群在環境中的暴露濃度,並確定其來自某一污染源的比例,卻是相對困難的問題。在本申請中,我們將根據自身設備基礎和技術積累,通過微環境採樣獲得受體成分譜,再與已有的主要源成分譜相結合,利用受體模型相關方法計算微環境中顆粒物的機動車排放貢獻比例;同時,我們還將通過有關技術手段,嘗試建立微環境顆粒物暴露濃度模型,並最終獲得機動車排放顆粒物吸入因子。本項目的分析探討,將在學術上進一步完善吸入因子的研究方法,而最終的研究結果,也將有助於人們對於機動車排放顆粒物污染的深入認識。

結題摘要

大氣顆粒物是影響我國大氣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其中機動車排放的顆粒物成分複雜且接近城市密集人群,其污染問題與人們健康密切相關。本課題選取公車站進行微環境顆粒物採樣實驗,在此基礎上依據源解析受體模型計算公車站微環境中機動車排放顆粒物的人群吸入因子來評估機動車排放顆粒物對城市上班上學人群的健康風險。課題研究人員分別於2010年3月(預實驗、春季)、2012年9月(秋季)、2014年3月(採暖季)以及2015年6月(夏季)在天津市衛津路八里台和海光寺兩公車站進行採樣,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計算,主要結果有:(1)八里台和海光寺公車站微環境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濃度在160-335μg/m3;(2)在採樣基礎上對樣品進行元素、離子、有機以及碳分析得到公車站微環境的顆粒物受體成分譜,並通過台架測試獲得天津市機動車排放顆粒物的源成分譜;(3)根據實驗獲得的車流量數據,結合文獻中的排放因子等數據計算出5小時採樣時間內公交站微環境機動車的顆粒物排放量在200-360g之間;(4)利用化學質量平衡(CMB)模型對公交站微環境的顆粒物進行來源解析,機動車排放源的分擔率在18%-32%;(5)結合上述計算結果以及人體暴露相關參數估算得到公車站微環境中人群吸入因子在2~7.5×10-5之間,略高於美國的相對應結果(0.12~5×10-5),但低於杜譞等人在北京的研究結果(15.3×10-5)。本研究與傅立新、杜譞等人相關研究的主要差別在於引入了源解析受體模型對微環境顆粒物濃度中機動車排放源貢獻進行了量化計算以及對公交站人群的流動性進行了微觀分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