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評估血流儲備分數與微循環阻力》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塗聖賢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評估血流儲備分數與微循環阻力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塗聖賢
- 依託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血流儲備分數(FFR)與微循環阻力(IMR)是反映心血管生理功能的關鍵參數,基於常規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CCTA)準確計算FFR與IMR的臨床意義重大。然而,現有方法套用於冠狀動脈臨界病變的計算精度有限。本研究擬針對FFR與IMR仿真計算的關鍵問題展開研究。主要研究包括:(1)分析鈣化斑塊對CCTA影像血管管腔低估的影響,實現一種在CCTA影像上矯正暈狀偽影並準確重建出冠狀動脈樹的方法;(2)設計一種結合冠狀動脈樹與病變特徵的個體化血流估計方法,實現準確的最大血流量估計,並將其作為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的邊界條件,進行FFR與IMR的仿真計算;(3)利用壓力導絲測量的FFR作為參考標準,驗證基於CCTA計算FFR的準確性,並分析FFR與IMR的相關關係,為下一步聯合套用無創FFR與IMR計算方法最佳化冠心病的診斷與治療提供思路。
結題摘要
血流儲備分數(FFR)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而微循環阻力指數(IMR)是體現心臟微循環病變程度的重要指標,兩者均能夠為冠心病患者提供精準的評估以最佳化治療方案。然而,由於FFR與IMR的測量需要使用有創且昂貴的壓力導絲,限制了其臨床套用。本項目針對FFR與IMR仿真計算的關鍵問題展開研究,旨在設計一種無創的基於常規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CCTA)影像計算FFR和IMR的方法,提高對冠狀動脈臨界病變的診斷精度。本項目實現了基於常規CCTA影像進行冠狀動脈樹的分割與三維重建,再結合重建結果與血流動力學邊界條件實現了FFR仿真計算方法,即定量血流分數方法(QFR),與IMR仿真計算方法,即定量微循環阻力(QMR)。 基於CCTA影像的QFR方法(CT-QFR)已開展一項多中心臨床驗證,完成134例患者156根目標血管的CT-QFR分析與FFR測量。與金標準FFR對比,CT-QFR在診斷冠脈狹窄功能學意義上的診斷準確度可達到87.2%,靈敏度和特異性分別為87.7%和86.8%。相比於臨床常用的直徑狹窄率和最小管腔面積等指標,CT-QFR診斷缺血病變的性能更優,受試者工作特性曲線下面積可達0.92。同時,將QFR方法在冠脈造影上進行驗證,通過開展一項前瞻性多中心臨床研究(FAVOR II China)驗證了QFR在診斷冠脈狹窄功能學意義上的準確度。研究共入組308例患者,同時分析QFR與測量FFR,以與金標準FFR對比,QFR在診斷冠脈狹窄功能學意義上的精度達到92.7%, 靈敏度和特異性為94.6%和91.7%,均顯著高於定量冠脈造影。此外,QMR的回顧性研究結果顯示,存在心肌缺血但冠狀動脈正常的患者QMR顯著大於無心肌缺血的患者(346.62±37.41 versus 266.90±54.98,p<0.001),其在臨床診斷和預後評估中的作用還需擴大樣本量做進一步研究。 本項目實現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實現對適合支架治療患者的篩選,節約醫療資源的同時提高治療療效。同時,對未發生典型臨床症狀的潛伏冠心病患者提供重要的生理功能診斷,可以提高對未來發生冠心病不良事件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