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信任的地方治理:現實議題與空間拓展

基於信任的地方治理:現實議題與空間拓展

《基於信任的地方治理:現實議題與空間拓展》是2017年11月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信任的地方治理:現實議題與空間拓展
  • 作者:陳朋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1月
  • 頁數:247 頁
  • 定價:42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1420534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當前地方治理中的信任狀況並不樂觀,信任不足正成為地方治理的一大突出短板。在修補完善地方治理體制機制的同時,理應思考如何構築信任根基。
  《基於信任的地方治理:現實議題與空間拓展》著眼於地方治理這一重要議題,對信任的基本內涵、理論基礎和實踐狀態展開了深人分析,提出地方治理既不能根據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來推動,也不能一味依靠妥協退讓來維持,而應以社會成員的互惠合作和信任支持力基礎。在明晰基於信任的地方治理具有充足可能性和必要性之後,又進一步提出了適合中國地方治理實際的協商合作型信任模式,並在培育公共精神、規範公共權力、健全制度化不信任機制、健全完善利益協調機制等方面給出了既具有深度也具有可行性的對策建議。

圖書目錄

前言
導論 信任:地方治理的根基
一、研究緣起與主要論域
(一)正在成為一個“問題”的地方治理
(二)信任缺失:地方治理的突出短板
(三)信任與地方治理具有內在契合性
二、研究綜述與理論拓展
(一)國外研究概況
(二)國內研究演進
(三)本研究的拓展
三、研究預設與基本方法
(一)主要預設
(二)基本方法
第一章 政治信任的理論闡述:從內涵到功能
一、從信任到政治信任:核心概念的確立
(一)常見的“信任”
(二)政治信任:政治學的本域解讀
二、政治信任的基本結構
(一)主體:政治人
(二)客體:公共權力
(三)介體:積極言行
(四)核心:公共利益
三、政治信任的生成機制
(一)政治社會化的潛移默化
(二)權衡比較後的理性選擇
(三)利益訴求滿足的正常結果
(四)文化因子的浸潤薰陶
四、政治信任的重要功能
(一)鞏固政治合法性
(二)提升政府管理績效
(三)增強政治參與動力
(四)積極建構社會秩序
第二章 政治信任之於地方治理:深厚的理論淵源
一、社會契約論的經典論述
(一)原始起點:無序的“自然狀態”
(二)因契約而生的信任:社會秩序之源
二、社會資本理論的現時解說
(一)地方治理需要社會資本
(二)社會資本的核心是信任
三、治理理論的積極指引
(一)治理:地方政治的現實議題
(二)信任:地方治理的重要支撐
四、協商民主理論的現代之光
(一)協商民主與地方治理的內在耦合
(二)協商民主蘊含信任
第三章 正在流失的信任:地方治理中的現實難題
一、政治不信任:一種客觀存在的政治態度
(一)政治不信任:政治信任的姊妹
(二)政治不信任的結果:信任流失
二、地方治理中的信任流失:顯見過程
(一)踢皮球
(二)誇海口
(三)玩遊戲
(四)潛規則
(五)哄騙術
(六)無理要求
(七)新官僚主義
三、信任緣何在地方治理中流失:內在機理
(一)壓力型政府體制使信任建構進退維谷
(二)權能腐敗加速遞減信任勢能
(三)制度規範及其制約力的層級性差異會無形消解信任
(四)公眾認知與公共期望之間的落差在根本上引致信任流失
第四章 協商合作型信任:地方治理的理想信任圖景
一、協商合作型信任:一種適應地方治理需求的現代信任模式
(一)信任的三種歷史型態
(二)協商合作型信任的成長
二、協商合作型信任的基本架構
(一)主客體互信是前提
(二)理性協商是基礎
(三)倡導合作是靈魂
三、協商合作型信任的時代價值
(一)契合現代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
(二)降低地方治理的運行成本
(三)激發地方治理主體的互惠意識
第五章 構築基於協商合作型信任的地方治理新模式:方略和路徑
一、培育公共精神
(一)良好的地方治理需要公共精神
(二)公共精神的培育路徑
二、完善制度化不信任
(一)須臾不可或缺的制度化不信任
(二)建構制度化不信任的路徑
三、規範公共權力
(一)具有擴張性的權力亟需規制
(二)規範公共權力的著眼點
四、建構健全利益協調機制
(一)利益協調的本體意義
(二)完善利益協調機制的重點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