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他人受益信息的社會互動意圖識別》是依託寧波大學,由尹軍擔任負責人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他人受益信息的社會互動意圖識別
- 依託單位:寧波大學
- 項目負責人:尹軍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簡介,結題摘要,
項目簡介
人類視覺系統的重要社會性功能之一是識別他人動作或行為的意圖。與已有研究著重考察視覺系統如何識別客體導向性意圖(動作以指向物理對象為目標,而不涉及其他人)不同,本項目擬探討視覺系統如何對社會性互動意圖(動作以指向社會主體為目標且影響對方行為)進行識別。基於對社會互動中的行為在理性上應遵循總體效用最大化的分析,申請者提出當一方因另一方的動作或行為獲得收益(簡稱為他人受益信息)時,視覺系統將其識別為動作發出方對受益方存在以互動為目的的行為意圖。為檢驗該假設,本項目擬採用行為實驗與腦電技術相結合的方法,操縱兩個行為主體間的動作模式與影響方式等,系統探討視覺是否可基於他人受益信息對社會互動意圖進行識別,並試圖揭示該類信息影響互動意圖識別的邊界條件以及機制。在此基礎上,試圖構建相關理論,闡明視覺對社會互動意圖識別的認知機制,從而為設計具有社會互動功能的機器人以及社交障礙相關疾病的治療等提供心理學依據。
結題摘要
人類視覺系統的重要社會性功能之一是識別他人動作或行為的意圖。與已有研究著重考察視覺系統如何識別客體導向性意圖(動作以指向物理對象為目標,而不涉及其他人)不同,本項目探討了視覺系統如何對社會性互動意圖(動作以指向社會主體為目標且影響對方行為)進行識別。基於對社會互動中的行為在理性上應遵循總體效用最大化的分析,本項目提出當一方因另一方的動作或行為獲得收益(簡稱為他人受益信息)時,視覺系統將其識別為動作發出方對受益方存在以互動為目的的行為意圖。利用行為實驗與腦電技術相結合的方法,採用記憶混淆效應和腦電指標Mu,通過操縱兩個行為主體間的動作模式與影響方式等,對上述假設進行了檢驗。本項目結果為基於他人受益信息(一方因另一方行為受益)進行互動意圖識別提供了實驗證據。同時,發現他人受益信息作用於社會互動意圖識別的邊界條件:當受益物品不屬於行動者時,必須建立在他人充分獲益的前提下才被識別為具有社會互動意圖,且他人受益必須由行動者發出而非外界干預所致。最後,本項目揭示社會個體的動作既滿足他人受益條件也符合客體導向性意圖的識別條件時,其被識別為具有社會互動意圖,即他人受益信息作用於意圖識別具有一定的優先性。該項目加深了對兩個社會個體間動作意圖識別的認識,彌補了以往對單個個體動作意圖識別研究的不足。且本項目首次將行為理性原則拓展至社會互動領域,提出動作理解中的合理性原則也適用於多人情景,即人們在多方互動主體構成的整體層面進行效用最大化分析,從而識別動作的意圖類型。基於上述研究結果,發表期刊論文6篇,其中SSCI/SCI論文5篇。本項目不僅實現了預期目標,同時還豐富和深化了原計畫的研究內容,為後續探討群體行為加工機制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