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三元共混體系的小分子有機太陽能電池性能研究》是依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由孫艷明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於三元共混體系的小分子有機太陽能電池性能研究
- 依託單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項目負責人:孫艷明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基於三元共混體系的小分子有機太陽能電池性能研究》是依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由孫艷明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於三元共混體系的小分子有機太陽能電池性能研究》是依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由孫艷明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由於自身的特性,有機半導體材料的光譜吸收範圍比較窄,限制了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的進一步提高。通過分子設計與...
基於上述工作並結合目前相關領域的迅猛發展,撰寫了一篇關於三元非富勒烯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綜述文章。最近,將三元共混策略套用於三元共軛聚合物體系中,實現了兩者的有機結合。在PBBF11:ITIC二元體系中加入少量PC71BM,研究其中電荷輸運機制...
有機小分子太陽能電池器件中一般會包含一個夾在電子傳輸層和陰極金屬之間的陰極緩衝層,常用的陰極緩衝層材料為寬頻隙的有機絕緣體材料,如BCP。研究發現加入陰極緩衝層可以明顯提高器件性能,目前認為陰極緩衝層可以有以下幾種作用:減少...
本項目以基於P3HT和PCBM反型結構的體異質結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為突破,從不同材料能級匹配、電子空穴擴散長度,激子分離和複合、傳輸機制以及電池器件內部光場分布理論等方面開展有機共混體系異質結光伏太陽能電池工作機理的探索研究,力求在...
《基於可溶小分子給體的非富勒烯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是依託電子科技大學,由林慧擔任醒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材料成本、電池器件效率及壽命等方面存在的固有問題,使得非富勒烯有機太陽能電池成為當前有...
給、受體材料共混形成光電轉換活性層,即體相異質結型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活性層則是由給、受材料共混形成, 2 種材料相互交錯,形成一個雙連續、互相貫穿的網路結構, 由此極大地增加了給、受體的接觸面積, 形成了無數微小的p-n節, 同時,...
《可溶液處理小分子給體材料最佳化設計與光伏性能研究》是依託南開大學,由萬相見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基於可溶液處理的小分子有機太陽能電池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與套用前景。本項目擬在前期工作基礎上,根據高效率有機太陽能...
4.1基於富勒烯體系的受體材料的研究進展(64)4.2基於聚合物受體材料的發展(65)4.3基於非富勒烯小分子受體材料的發展(69)參考文獻(104)第5章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108)5.1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概述(108)5.2基於兩個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