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法

執筆法

寫毛筆字以手指執筆管的方法。執筆,是進行寫字活動的基本手段。大致有如下幾點:如雙苞(即*雙鉤)、單苞(即*單鉤)、回腕、撮管、握管、搦管等。傳自鐘繇、王羲之、虞世南,陸彥遠等綜合而成的“五字執筆法”(即擫、押、鉤、格、抵)。經歷代書法家長期書寫的實踐,鹹認為是符合生理機能而又行之有效的正確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執筆法
  • 定義:寫毛筆字以手指執筆管方法
  • 方式:雙苞 單苞 回腕 撮管 握管 搦管
  • 傳承人:鐘繇、王羲之、虞世南,陸彥遠
基本內容,五指執筆法,枕腕、懸腕與懸肘,執筆的高低與鬆緊,

基本內容

前人所傳的執筆法一般採用唐陸希聲所傳的五字法。"L"是大拇指指肚部分緊貼筆管;"押"是食指與大拇指相對夾持筆管;"鉤"是中指鉤住筆管;"格"是無名指甲肉相連處擋著筆管;"抵"是小指緊貼無名指以助之。五指之力,相互配合,執住筆管,其力才得平衡。此外,要求指實掌虛,掌豎腕平,腕和肘懸起。這樣執筆寫字,筆鋒中正,運轉容易,字跡圓滿得勢。
執筆執筆

五指執筆法

“五指執筆法’是用右手五個手指全派上用場,用“按、壓、鉤、頂、抵”的方法把筆執穩,使手指各司其職。具體的握筆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書內側按住筆桿*身的一方,大拇指處於略水平的橫向狀態。食指的第一節或與第二節的關節處由外往裡壓住筆桿。中指緊挨著食指,鉤住筆桿。無名指緊挨中指,用第一節指甲根部緊貼著筆桿頂住食指、中指往裡壓的力。小指抵住無名指的內下側,幫上一點勁。這樣形成五個手指力量均勻地圍住筆的三個側面,使筆固定,手心虛空(見圖2)。同樣是五指執筆法,又因手格的張開和併攏、筆執在指尖處還是手指第二關節處而形成多種形式,古人稱之為“鳳眼”、“虎口”、“鵝頭”等五指執筆的不同態勢。

枕腕、懸腕與懸肘

枕腕 枕腕是執筆的手腕枕*在桌面上或枕*在左手背上書寫的方法。也有採用一種叫“臂擱”的竹片來擱手的,一般用於夏天,因夏大容易出汗,手上的汗水容易將紙洇潮。用枕腕法書寫毛筆字,因手腕*在桌上手很平穩,適宜於寫小楷或一寸見方的中楷,但也因手腕擱死了難於移動。如果再寫大一些的字,就要用懸碗來書寫。
懸腕 懸腕是執筆的手腕懸起,離開桌面,肘(Zhou,上臂與前臂相連的、突出且可活動的部位)臂仍*在桌上的書寫方法。這種方法,手腕活動範圍比枕腕法大一些,臂和肘關節還是*在桌上,仍然比較平穩,可寫二三寸大小的大楷字。如果寫對聯或擘窠大字,就要用懸肘法來書寫。
懸肘 懸肘是執筆的手臂全部懸空來書寫毛筆字的方法。這種方法因手臂不*在桌上,沒有一點妨礙,可以任意揮灑,不管寫大字、小字都很適宜,是最佳的書寫方式,也是書法家普遍採用的方法。宋代的大書法家米蒂,連寫小楷字都用懸肘法來寫,可見他功力有多深。當然初學者沒有必要這樣做。
我們練毛筆字,在起步階段時,因對毛筆的性能一點也不熟悉,可先用懸腕法寫二三寸見方的楷書,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對筆法稍有把握以後,手也慢慢聽使喚了,可採用懸肘法來練習。當然,突然將手臂全部懸空,一上來有一定的困難,手會酸麻、疼痛,只要堅持便會解決。快則一個星期,慢則一個月。如果開始階段就怕疼,或者看看寫的字還沒有原來枕腕時寫得好,仍把手臂放回到桌面上,那很可能一輩子手臂都懸不起來。
清代有個書法家,他就因沒能過懸肘關,寫毛筆字時手腕總是枕江在桌面上,寫大字沒法進行,於是在屋樑上懸掛一根繩子,結成繩圈,將執筆的手套在圈裡書寫。可見不能懸肘是件很麻煩事。

執筆的高低與鬆緊

執筆的高低是指執筆的手指(無名指)與筆頭之間的距離,距離長就是執得高,反之,距離短就是執得低。執得高,手執在筆桿的中部或尾部,書寫時手腕或手指移動一分,筆毫就會在紙上移動一寸,容易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結體也會奇趣橫生,因此,這種方法有利於寫行書和草書。但由於執筆高,手中之力傳遞到筆尖的距離遠,筆畫容易浮滑。相反,執筆低,筆力易於到達筆尖,筆圓較沉穩,有利於寫篆書、隸書及楷書。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林散之先生寫草書仍然低執筆,他並不依賴手指的撥動以求得草書結體出於意料之外的奇趣,而是*手腕、手臂的協調動作追求筆畫的沉著痛快。
初學者練正楷,執筆應該低一些(離筆根約1寸),使筆畫穩健些。執筆高了,變化大,寫楷書就不容易掌握。還有執筆的鬆緊問題。執得太緊,手太用勁就會顫抖且手指疼痛。執得太松,一點力也不用,筆就會掉下來。對於初學者來說,從未拿過毛筆,心理比較緊張,因此可適當放鬆些。當然,寫字不是不用力,古人說“力在筆尖”,是要將力量通過執筆的手傳遞到筆尖上,不能停留在手臂或手指上。寫字用的是巧力而不是死力。巧力來自久練,這就像騎腳踏車一樣,會騎了,習慣成自然,並不感覺到自己在用力。寫毛筆字如果感覺不到自己在用力,運筆自如了,也就過了執筆關了。
古人曰:“執筆無定法”,對於畫畫來說對執筆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在書法上要求高點。大家有看過電視,春秋時期,那時候是沒有凳子坐的,平時都是盤腿坐在地上的,在寫字的時候都是雙腿跪坐著的。這時的執筆方法都是用“三指執筆法”寫字的。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凳子的出現,改變了古人的生活方式,執筆方法也發展為“五指執筆法”。如今的人主要都是用五指執筆之法。大拇指的第一節內側按住筆桿,大拇指處於略水平的橫向狀態。食指第一節跟第二節的關節處壓住筆桿。中指緊靠著食指並鉤住筆桿。無名指緊挨中指,用第一節指甲根部緊頂住筆桿。小指靠著無名指,起到輔助的作用。五指執筆法其實也有利於中鋒用筆的,有時間也跟大家說下如何用運筆、運腕,這些以後再談。五指執筆法的要領是:指實、掌虛、掌豎、腕平、管直。“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這是蘇東坡說的。需無定法但是要指實,手虛。指實,就是手指執筆要有力量,外側四指相互靠攏,骨節向外,密實而不鬆散。五指用力,執筆既堅實有力,又有助於運筆,使之鬆緊適度。所說的緊也不要過於用力,這樣會使線條沉悶、死板、無變化的。力量要用在筆尖上,執筆要鬆緊活用,重按輕提。掌虛,就是說執筆的手掌要空心掌,掌心能放一個雞蛋進去。有人教孩子執筆,放一個雞蛋在手心,使其目的能領悟掌虛。要求指實掌虛外,執筆也有高低,有人寫字喜歡執的很高,也有人執筆很低,手指幾乎碰到筆肚。執筆高低也有誤區所在,“有人認為執筆高畫的範圍廣,用筆靈活,執筆底就是適應畫小品畫不適用畫大張畫。”其實畫畫寫字的範圍不是只靠手指來控制的,是用手指、手腕或臂肘的協調動作來完成的,只是靠手指來畫的東西就不夠“活”。執筆太高作畫辛苦,用起來也很“飄”難以控制,不能得心應手。古人說的“1寸之筆”就是說不能執筆太高,最好約為一寸的位置。以上所說僅是一般規律,並不是不變之法則。作畫者也根據自己的實際掌握做調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