埠峰村,位於海陽市政府駐地西5公里處,地處東經121°06′,北緯36°46′。東與西八里莊、薛家莊山脈交界,西與修家夼村為鄰,南與沙子埠村、潘家村接壤,北與梨園後村、劉家村山脈相連,隸屬二十里店鎮。 村轄區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83.6公頃,山嵐132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蔬菜、水果等。 2002年,全村有504戶,1622人,有張、孫、趙、祁、黃等5姓,其中張姓人口占總人口98%以上。全村除8人是佤族外,其餘均為漢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埠峰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面積:3平方公里
- 人口:1622人
概況,組織建設,
概況
明洪武四年(1371年),先居者從江蘇省無錫縣遷此,建村於七頂峰和香山前,故名埠峰。另一說為明萬曆初年,張姓來此定居。來時就有溫姓居東,宋姓居西,張姓則居中。因村後有七個小土埠接連香山,遂命名埠峰。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宋姓遷走。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溫姓改姓張。20世紀50年代,有了招婿和隨母改嫁而來的其它姓。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2年春,中共龍山區委成立之初,就在本村辦起了高小。1948年改稱埠峰完小。1964年秋,又辦起了海陽縣第二處農業中學--埠峰農業中學。1969年,農中、完小合併,改稱埠峰聯中,時有學生260餘人。 1998-2000年,對校舍全面進行了翻新改造。隨著教學設施逐步配套,教學質量逐年提高。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96人。 埠峰村的秧歌是海陽大秧歌的主要流派之一。1986年農曆正月,山東電視台文藝部來村拍了錄像,並在山東電視台播放。 村領導重視科技教育,多次聘請專家來村講課,多次組織人員外出參觀學習。2002年,村民有3人獲得技師職稱,8人獲得技術員職稱。 人民生活建國前,村民常年人均口糧150公斤左右,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建國後,農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75年,全村收入24萬元。1993年,聯合鄰村修起了連村路,村里通了汽車,村民外出可在村頭直接坐公車、計程車。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2000元;有各種機動車輛360輛,機車240輛;彩電380台,電冰櫃30台,電話140部。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9年6月,海陽早期黨員王鑑溪來村走親戚,秘密發展張秀峰、張善亭、張元旬、張元山、張仁登等人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埠峰村第一批黨員。當年9月,黨員發展到11人,並成立了當時龍山區第一個黨支部,張秀峰任黨支部書記。1942年春,龍山區委在張秀峰、張善亭領導下正式成立,埠峰村解放。在黨組織領導下,村成立互助組,並開展了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和減租減息、土地改革運動。有45名青年帶著紅花光榮參軍。青年婦女站崗放哨做軍鞋,100多名青年輪番支前,跟著部隊參加萬第、孟良崮戰鬥及淮海戰役。其間,本村有18名軍人光榮犧牲,13人被授予支前模範稱號。其中,張仁安立特等功,被評為華東支前模範。1949年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47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7個,黨員71名。 曾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張秀峰、張元庚、張善亭、張元山、張元吾、張維祥、張俊義、張克家、張京作、高志坤、張仁考、張克坦、張克雨、張清華、張俊林、張京朋、張小峰、張忠欣、張小峰、張京琛。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春,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0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擔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張俊興、張仁登、張俊義、張克祥、張京作、張芹美、張克雨、張仁考、張俊林、張克坦、張京卓、張忠欣、張京玉。1999年5月,張忠欣當選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2002年4月,張京玉當選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