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大融合:“三農”政策演變與趨勢》是2022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城鄉大融合:“三農”政策演變與趨勢
- 作者:孔祥智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10月1日
- 頁數:312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031052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2017年,黨的十九大第一次明確提出城鄉融合發展的願景。進入21世紀以後,黨中央從農村稅費改革入手調整工農城鄉關係。城鄉統籌、城鄉一體化、城鄉融合是層層遞進的關係,反映了執政理念的轉變,更反映了國家財政水平的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間,尤其是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城鄉差距的縮小是有目共睹的。本書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城鄉一體化到城鄉融合進程中的政策進展和歷史成就,並儘可能總結這些政策對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貢獻。
本書分為導論和上中下三篇,導論介紹了城鄉融合與三農發展情況;上篇五大融合與城鄉關係重塑,包括五章內容,分別從城鄉要素合理配置、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共享、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以及如何實現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中篇城鄉融合與三農政策體系,包括三章內容,分別從農業政策、農村政策、農民政策三個方面對城鄉融合的實現進行了介紹;最後,下篇對農業和農村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本書研究了黨的“三農”理論創新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的原創性貢獻,具有較好的學術價值。
圖書目錄
上篇 五大融合與城鄉關係重塑
導論 城鄉融合與農業農村現代化 1
第一章 城鄉要素合理配置:從單向流動到雙向流動 31
第一節 黨的十八以來城鄉要素改革進程 31
第二節 城鄉要素最佳化配置的主要成就 43
第三節 我國推進城鄉要素合理配置的理論闡釋和基本經驗 57
第四節 展 望 68
第二章 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共享:讓農民分享現代化成果 78
第一節 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政策脈絡 78
第二節 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實踐取得的成就 92
第三節 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探索理論創新 101
第三章 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農村城市均衡發展 105
第一節 黨的十八大以來有關基礎設施的政策 105
第二節 黨的十八大以來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的成就 110
第三節 黨的十八大以來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的理論創新 116
第四節 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地區實踐 119
第五節 未來展望 125
第四章 鄉村經濟多元化:以產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128
第一節 黨的十大大以來的產業政策沿革 128
第二節 產業政策的主要成效 136
第三節 我國鄉村產業振興的理論闡釋和基本經驗 152
第五章 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走出二元結構怪圈 157
第一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促進農民收入增長的政策體系 158
第二節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民增收的偉大成就 170
第三節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民增收領域的理論創新 177
中篇 城鄉融合與“三農”政策體系
第六章 農業政策:打造農業強國根基 187
第一節 引 言 187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視角下的農政改革邏輯 189
第三節 生產關係變革與農業經營體系創新 192
第四節 生產力要素創新與農業生產體系最佳化 200
第五節 農村產業融合與農業產業體系構建 214
第六節 本章小結 220
第七章 農村政策:留住鄉愁 223
第一節 農村建設的重要性與留住鄉愁難點 223
第二節 鄉村建設政策沿革 225
第三節 鄉村建設的各項具體措施 231
第四節 農村建設取得的成就 240
第五節 政策建議 248
第八章 農民政策:從身份到職業的轉變 253
第一節 黨的十八大以來有關農民的政策 253
第二節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民政策取得的成就 263
第三節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民政策的理論創新 267
第四節 未來展望 272
下篇 發展趨勢展望
第九章 “強、富、美”:你的未來不是夢 281
第一節 農業強———穩固基礎與提升效益 281
第二節 農民富———發展產業與帶動增收 291
第三節 農村美———綠色生態與文明和諧 298
後 記 307
作者簡介
孔祥智,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黨委書記兼副院長。2004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等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著作(含合著)40餘部,代表作有《中國“三農”前景報告》(2005、2009)、《制度創新與林業發展》、《崛起與超越———中國農村改革的過程及機理分析》、《中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基於供給和需求的研究》等。曾獲第二屆、第四屆中國農村發展獎,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中國人民大學第十屆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寶鋼教育獎等。主要研究領域是:農業政策分析、農村合作經濟、林業經濟等。